崔愿说到做到,晚饭时便和冯氏提了一嘴:“横竖如今闲着,我今晚去把那几个地笼放了,过两日去城里卖鱼,娘觉得如何?”
一提起卖鱼,冯氏便想到那被盗的小牛,她心中不快,可她向来听崔愿的话,想了想便说道:“卖鱼可以,可不能再用牛来拉车了。”
崔愿早有计较,便笑道:“娘放心,不会用家里的牛来拉车。”冯氏这才舒展笑脸:“那成。”
“那想好用什么来运鱼了吗?”沈青荷见冯氏已点头答应,这才出声问崔愿。
“虎头村的张二哥隔一日会经过咱们村口,我已与他说好,往后咱们便搭他家的车进城。”
沈青荷点头,既然崔愿已经安排好,那就不需要她操心了。
夜里,崔愿去河里放地笼,沈青荷和崔月便坐在院子里等他挑水回来。
之所以会想到卖鱼挣钱,是因为沈青荷还有一个打算:她想打一口井。
附近村民大多都用河里的水,浣衣沐浴灌溉,她始终都觉得不卫生。先前崔家没这个条件,如今生活上改善了,她便考虑把其它硬件慢慢完善。
崔愿一连收了两日的地笼,终于够了一缸子的鱼。那张二哥是屠户,每隔一日便进城卖肉。横竖他都要进城,崔愿还另外给了他车资,他自然乐意。
翌日天还未亮,崔愿便和沈青荷抬了鱼缸在路口等着张屠户。没多久,便看到他赶着牛车过来。夜里看不清人,张屠户便出声问道:“可是崔兄弟?”
崔愿应了一声是,便搬着缸子上了车。那张屠户的车上还坐着他的婆娘,崔愿等沈青荷上了车后,便去车头坐在张屠户旁边。
几人起得早,天将将破晓他们便进了城。集市上没有多少行人,只有卖早点的摊子摆出来,摊贩们架着炉子,炉子上呼着热汤,蒸着蒸糕和馒头包子,正往外冒着热气。偶有早起赶路的行人,骑着马踢踏而过,远远看去,就是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画。
沈青荷只恨身边没有相机,不然分分钟一拍就是写实的水墨大片。
因他们来得早,上次摆摊的位置还没人,崔愿便照旧摆在原来的位置。两人吃了早点,渐渐的集市上的人便多了起来。
沈青荷仍是负责吆喝,崔愿负责捆鱼。没多久,两人的鱼已卖了一半。
“呀,许久不见郎君与娘子。”沈青荷正忙着招呼客人,便听到有妇人的声音传来。她一看穿着,这不就是上次那个体面的妇人吗?
“原来是夫人。”她笑着打了声招呼。
“老妇姓邓,娘子不妨唤我邓嬷嬷。”那邓嬷嬷和气笑道:“府里的小郎君喜爱喝鲜鱼汤,指名只要娘子家的鲜鱼,老妇日日派人来守着,皆等不到娘子。”
沈青荷心中愧疚,她当时说三天来一趟,可谁承想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
“对不住。那日我家耕牛被盗,家中长辈因此悲伤过度,身体欠安,我等在家未敢提卖鱼一事,还望嬷嬷见谅。”
邓嬷嬷微皱着眉头:“竟有这事,这盗牛贼真是猖狂。
第53章 一家之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