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且有东西长达几百里的大平原。
  从北方过来的寒冷空气被秦岭阻隔,使得当地气候温暖湿润。
  “河水不冻,冬无积雪”,自古就有“国宝天府,鱼米之乡”之称。
  汉中经常被东晋和赵国的军队偷袭,但由于被秦岭和大巴山包围,易守难攻,所以无论东晋还是赵国,急切之间,都难以得手。
  也正因如此,成朝皇帝李雄派最擅征战的四皇子李霸屯兵汉中。
  只是前几天被李晓明射了一弩,不知死活。
  李晓明精通历史、熟知地理,知道这是边界,常有驻军巡逻,不能久留。
  于是,带着昝瑞转向南方而行,打算从大山之中绕过南乡县。
  本来估计不过要走上一二百里路,大不了像游山玩水一样慢慢消磨时间也就是了。
  然而,他仅凭书本知识,却低估了这“千里巴山”的艰难凶险。
  尤其,这是在古代,大巴山是原始森林,没有任何基建可言。
  二人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深山老林里摸了七八天,既见不到人,也找不到道路。
  登上高处看去,到处是险峻奇特的山峰,山坡上是一望无际的枯树红叶,只能凭借太阳和树木的朝向判断方向。
  若遇阴天,连方向都不知道了,往往头一天辛辛苦苦攀山越岭,第二天又发现走了很多冤枉路。
  二人每天渴了寻些山泉,饿了用弹弓打几只鸟兔、挖些山精大黄充饥,弄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好几次遇到狼群虎豹拦路,靠着火把和弩箭才脱险。
  又过了两天,李晓明连鞋都没有了,走一段路,昝瑞就得给他编一双草鞋。
  苦不堪言,李晓明欲哭无泪,哪有这么苦逼的穿越者,想想感觉很丢人。
  一直过了半个多月,终于在一处山坳里遇到几户避世的土着,虽然言语不通,但土着却好奇热情,请二人吃了饭,还留宿了一夜。
  二人当晚去附近猎了头野猪感谢土人。
  第二天临走时,李晓明又用十枝箭向土人换了几斤杂粮和一个瓦罐。
  因见二人钢弩打猎厉害,土人一家拉住二人衣服不舍得放二人离去,李晓明甚至一瞬间感觉真是不想走了。
  最后在土着的指点下,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大巴山,一屁股坐在了官道上。
  当看到碎石铺成的小路时,两人都有种二世为人的错觉。
  两人心情大好,打算找到集市先吃喝一顿,再采购些衣物。
  正说笑走路,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
  两人慌忙闪在路边。
  李晓明心里有些紧张,回头看去,只见两人提枪骑马开道,身穿窄袖裤褶,劲装打扮,后面跟着两辆乌蓬牛车,牛车后面又有两骑提枪的护卫。
  显然中间的牛车上坐着重要人物,只是不知道为何要用这慢吞吞的牛车,这一行车队走的极慢。
  李晓明见不像是缉捕的官军,放下心来,想去问问路,不敢去问骑兵,看马车上的车夫面善,于是走上前去。
  拱着手刚想开口,没想到那车夫一鞭子劈头打来,口里骂道:“滚开。”

第18章 喋血巴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