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外臣虽是副使,但已得官家圣谕,全权负责和谈事宜。”
“你们正使呢?”
“使团正使都督见过,就是之前官家派来的监军杨戬,只不过正使大人觉得未能完成与都督的约定,所以羞于相见,他便留在河对岸静候佳音。”
听到包拯这话,李易都不用查看他的内心独白,也能猜出大宋使团这次多半是兵分两路,这边派包拯缠住自己,另一边杨戬很可能在密谋下一次攻唐。
毕竟如果大宋真想老老实实和谈,来的就不应该是包拯这种干吏。
李易看破不说破,反而老神在在的问道:“那你说说罢,大宋想要怎么和谈?”
包拯当即说道:“我们大宋愿意赎回杨府将士,但最多只能拿出30万两。至于双方罢兵的军旅之资,同样也只出30万两。至于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若大唐商人要减税,我们宋商在大唐这边也该减少同样的税收。”
听到这么一个条件,别说李易摇头,已经知道此事的苏烈、张亮都不由皱眉,后者更是不满开口:“和谈岁币一事,你们的监军已答应了给白银百万两。如今换个人来谈,便要砍掉近乎一半,哪有这般道理?”
这事由不得张亮不满,要知道唐宋这一战他也是有功的。
大宋给的岁币,他功劳自然也会越大。这可牵扯到他能不能早一日调回洛阳,成为真正的朝堂大臣。
包拯面对张亮发怒并无惧色,直言道:“监军当日也只说回去禀告官家,他有何资格替我大宋官家和诸公定夺如此大的数目?”
“那行,我给你包拯一个面子。”
李易这时忽然抬头,眼底夹杂着几分戏谑:“十天,十天之内我要看到整整60万两纹银送入穰城,少一良都不行。”
李易此言一出,包拯顿时呆愣住了。
这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一下子砍掉了40万白银,这位年轻气盛的大唐都督不应该怒骂一通,然后告诉自己分文不降吗?
这怎么……就答应了?
看到包拯眼中的错愕,李易只想大笑三声。
就你也来和我玩纵横术?
你不知道我上辈子看过大秦之纵横吗?
就这种故意在和谈条件上扯皮,然后拖延时间的把戏,我李易都不屑玩的好吧?
现在我爽快让你给钱,就轮到你坐蜡了不是。
李易满口答应,包拯的确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到底是未来的包龙图,很快就顺势说道:“既然都督答应,那我大宋自然会筹齐银两、绢布和一应物件。但在此之前,是否让外臣先见见被扣押的杨府将士?若连他们生死都无法亲眼见证,外臣也不敢轻易将如此巨款转手送与大唐。”
听到这话,李易笑了:“呵呵~看来你是料定他们都不在穰城?”
包拯揣着明白却装糊涂:“外臣不知都督所言何意,我只是要确认将士们的死活,除此之外别无他念。”
“行,我带你去见杨延昭。”
李易笑了笑,随后看向苏烈:“定方休养了十日,不知伤势是否痊愈?”
苏烈点头:“都督放心,末将已无碍。”
“那好,我带宋使去见杨延昭,你这边准备好兵马辎重,若是十日内看不到大宋给的钱银,无需等我号令,你自可率兵攻入大宋。”
李易说完,起身对包拯道:“为了赶时间,还请包大人随我再奔波一番。”
第146章 李易:包拯,你这些都是我玩剩下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