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龙两人还能做什么?
即便是嘴上不屑于求助大唐的渊盖苏文,此刻都摆出了谦恭的低姿态。
柳成龙更是就差给李秀宁跪下,悲惨凄凉的说着倭人如何残暴,他们高丽如何水深火热,好像大唐再不出兵,就是助纣为虐了。
一番声情并茂的表演结束,直把李秀宁看的都想告诉他大唐已经在准备兵马。但想到李易的谋划,当下还是低咳了声,望向左右文武:
“诸位爱卿,高丽乃我大唐番属,倭国也多次派遣使队视我唐为天朝上国,如今两国交战至此,你们都说说眼下该如何?”
天子提问,自然是要有人来接梗,不,接话的。
但与以往听到打仗就嗷嗷直叫的场面不同,这次从李靖往下数,一直数到十二卫的诸位将军身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率先请战。
李易更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我不干预也不掺和的架势。
柳成龙一脸希冀看向左右两侧的大唐臣子,希望有个人能站出来帮他一把,在他看来大唐是很注重脸皮、面子的,倭国把高丽欺负成这样,身为宗主国的大唐肯定是叫嚣着要给倭国教训才对。
可这是怎么了?
竟然没人出声?
柳成龙都要怀疑,自己来的是不是大唐洛阳皇宫了。
别说这种诡异现象他柳成龙看不懂,就是殿内一众文臣,看向武将一列也是表情古怪。
今天什么情况?
罗士信、秦琼、牛进达这些人都不请战了?
“启奏陛下,臣以为倭国无端挑起战乱,以至高丽王避难辽州、百姓流离失所,此乃大恶。”
就在武将集体保持静默的时候,文官一列有了走了出来。
李秀宁看了眼出列之人,脸上不动声色:“李少卿所说,可是要劝朕发兵?”
身为礼部少卿、天下名儒的李纲正色点头:“臣一向反对不义之战,今日倭人兵临我大唐国界,若不出兵以克敌,难保那小国不会在边境胡来。”
已经一把年纪的李纲,此刻在朝堂的地位非常微妙。原本他在洛阳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教导太子。
从前隋太子杨勇到大唐太子李建成,李纲都是当仁不让的太子府头号属官。
然而现在大唐没有太子,李秀宁只能把他安置在礼部担任少卿,以至于李纲平日除了在礼部点卯,就是去国子监上几堂课。
李纲其实也不甘心就这么被闲置在一旁,所以这次逮着机会便出来露头。只可惜老头完全不清楚这里头的内情,李秀宁见他说完,便转向另一侧:“药师,士信,你二人为何一言不发?”
被点名的李靖、罗士信同时抬头,但后者很快就把脑袋低了下去。
李靖见罗士信没有出来‘演戏的想法,当下只能自己站出来:“陛下,臣以为眼下并非出兵良机。”
“怎么说?”
&nbs
第243章 请陛下接将士遗骸归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