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倭国的这个关白,我很不喜欢。”李易轻笑开口,简短的一句话却是让德川家康险些再度失态。
他德川家康是不想绕弯子,但也没想过李易会如此直白。
不喜欢丰臣秀吉,这话什么意思?
李易见此,不由打趣:“怎么,不是你要我直言?”
“呼~~”
德川家康深深呼气,半晌后才开口道:“国公一句笑谈,可是把老夫吓的不轻。”
“我没和你说笑。”
李易这会却摆出严肃表情,开口道:“我不喜欢丰臣秀吉的统治,这种没有多少根基的好战分子,是这片大海中的不安定因素。我希望这片海域能繁荣起来,而不是所有人都在进行军备竞争。”
“丰臣秀吉为什么会北征高丽,我想你应该很清楚。这些年他东征西讨,因为根基浅薄的原因,他必须给每一个敢于为他卖命的人足够的封赏。倭国这点弹丸之地,能够分封出去多少大名?而这种肆意分封的后果,他丰臣秀吉从未去考虑。”
“这类穷兵黩武之辈,我很不喜欢,德川家主你应该也不会喜欢吧?”
听到李易最后说出的问话,德川家康心底清楚,这位大唐国公是在等他表态。
仅仅犹豫了半秒,德川家康便重重点头:“国公说的很对,我虽然臣服于他,但和丰臣之间总会政见不合。”
说出这句话,德川家康的双眸便不再掩饰。
与李易对视时,双眸写满了‘野心二字。
“我可以支持你。”
李易不急不缓吐出一句话,随即说道:“但我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倭国,你们可以大力发展近海渔业,发展你们茶道,发展一些轻纺织类的手工业,唯独不能发展军事,同时我也不希望在大海上再看到倭国的船只。”
“往后大唐会派出海上商队与你们通商,确保你们倭人可以过上祥和的生活,并且护卫你们倭国的领土完整。所以当你执政倭国之后,甚至可以不需要太多的军队。”
听完这一席话,德川家康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
和丰臣秀吉比起来,他的确没有太强的侵略心。而且他很清楚不断的分封夺地、夺地分封完全是饮鸩止渴。
倭国想要兴盛,必须学习中原,削弱大名完成中央集权。
德川家康将这些念头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半晌后才问道:“为什么是我?”
“当然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而且懂取舍。”
李易笑着给出答案,又抿了口茶水:“丰臣秀吉之下,除了你也就只有前田利家有这个资格。不过那个老家伙太过见风使舵,而且也没什么执国手段。所以我更看好你,成为丰臣秀吉之后,下一位执掌倭国的人。”
德川家康听罢,忽然跟着笑道:“国公刚才还说对我们倭国所知不多,我看应该是如数家珍才对。”
“德川家主过誉了,我了解的其实就这些。”李易呵呵一笑,摆出一副绝不承认的架势。
德川家康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转
第276章 扶持德川家康,安排柳生但马守卧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