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不是应该的,却能够这个将来很有前景项目收获利益的百分之七十,学校当然攒成......
在韩春明看来,他这么做也有他的考虑,现在的他还没办法大规模的去制造寻呼机,因为他没办法的去建造一个生产工厂,也没有办法去说服地方建设寻呼台,所以他选择将份额拿出来送给学校。
学校有什么?
学校有自己的校办工厂,还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推动寻呼台提前建立的建议权。
只要他们想,韩春明相信他们比自己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这些,很显然当寻呼机的成品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说出了他们想将龙光一号寻呼机推广出去。
......
以学校的名义采购了大批量的电子元器件,在学校组建了一个类似于作坊的校办无线寻呼机工厂,说是工厂不如说是无线电专业的实训基地,不,应该说是很多专业的实训基地。
他们无线电专业只是在这里完成无线电基础知识实践,作为最新电子产品的组装,老师们将寻呼机掰开揉碎了般的讲课,学生们拿着元器件跟着老师的讲解焊接元器件,一般一节课每个人能够完成一个寻呼机电路板的焊接。
他们焊接好电路,接着工业设计的同学们再来上设计课,给这些电路连接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外型设计实践,不过这个就是需要几节课才能完成一个。
反正现阶段就是用于教学的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不过不要紧,因为学校鼓励学生们课余时间学生们来这里焊接寻呼机兑换饭票,鼓励多多实践,来学习实践同学们的热情很高......
多年之后,当曾经的燕大学子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提起来那也是一脸的自豪:“什么,你说你这个模拟寻呼机技术含量很高?”
“笑死,你还敢说比龙光一号还先进?”
“知道我读的那个学校么?我燕大,我三年前就是在龙光一号生产车间里上的实践课,你这什么玩意?都没有我自己做的高级,有脸说有技术含量。”
说着拿起电话,对着电话说道:“给我把我办公室这两玩意拖出去。”
“真的是气死了,来我这卖寻呼机,我毕业之前装的龙光三号,这还在卖模拟机。”
......
时间悄然来到80年代,当韩春明的那些无线电的同学们还在为龙光二号争论不休的时候,
韩春明没有时间理会这些事,毕竟他只需要给他们指明方向,接下来就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就能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韩春明自己今天去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韩春明自己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个体执照,这也是燕京的第一张,更加是华夏的第一张。
第19章 拆500台超外差收音机,终于制成BP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