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规律[1/2页]
肖克,银河系猎手
文匠一页书
铃被关在一个百米见方的实验室内。
里面堆满了各种检测设备。
这些,她在蓝矮星的摩根的安全屋里大多都见过。
迪克在实验室的外面,一面硕大的单面玻璃外,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的实验品。
这是他等待了多年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第一次,当他得知关于宇宙方程式的时候,是在拜恩家族留下的数据库中。
从小,迪克就和他的两个哥哥不同。
他最喜欢的,就是研究动物。
后来,从研究动物逐渐转变为,改造动物。
对于他来说,这是他伟大理想的第一步。
他的伟大理想,是改造人类,让一些人类可以获得永恒的生命。
这里说的一些,就是他自己和那些愿意诚服于自己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开始不断地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一开始,实验很成功,他成功地改造了一只巴尔布野兔,让它有了永久的有机生命。
可是,他发现,这样的实验很难完全复制到人的身上。
并且,那只被改造的巴尔布野兔,也不能算作是永恒生命。
渐渐地,他发现,那些实验品的生物有机体在不断地退化,这使得他需要不断地用机械体去替代。
而到最后,那只巴尔布野兔,全身99%都被改造成了机械体。
这就已经远离了他的初衷。
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何不直接制造一个机器人呢?
如果只是一个全身机械,而单单拥有人类大脑意识的东西,那究竟是长生的人,还是机器人呢?
所以,他开始不满足于当下的研究,开始去深入地了解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一次探索中,他偶然翻到了拜恩家族数据库中,关于银河系第一帝国,昆陀帝国的科技数据。
虽然,在200年战争期间,大量的昆陀帝国的科技都已经遗失,还有大量的科技被窃取,但是拜恩家族偷走的那部分科技数据,与这些都不一样。
由于拜恩家族,掌管的是帝国的科技部,其中除了可以应用的科技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科技编年史。
这部分,往往不被那些科技偷窃者关注,认为那些就是一些名人名录而已,没有实质的价值。
但是,经过反复的研读,迪克却从中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在那些编年史中,出现了一个概念:
“后方程式时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被学界重视。那就更不要提在200年战争期间,因为不是实用性的技术,所以根本无人提起。
迪克想,既然有“后方程式时代”,那么“方程式时代”又是什么呢?
于是,他开始沿着科技编年史往上追溯,一直溯源到第一次出现“后方程式时代”这个概念的时候。
那是在早于昆陀帝国之前的一个时期,被银河系史学界称之为“流浪者时代”。
从人类离开太阳系开始,一直到银河系第一帝国建立,这其中大约渡过了38000年。
在这38000年的时间里,无数的人类通过在太阳系木星轨道附近发现的跳界点,去往了银河系的不同区域。
他们开始寻找新的,适合生存的星球。
在这个时期,人类就像是一群流浪者。
在远离恒星能量的条件下,普通的宇宙飞船,虽然是核动力的,但是生态系统无法完全符合漫长的宇宙航行。
这些“流浪者”在宇宙间的闯荡,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止天生怀着好奇心的人类,前赴后继地进行着这样的冒险。
显然,这样的流浪者冒险方式,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十分没有效率的。
当人类进入跳界空间,去往其他星系的纪年进入第一个世纪的时候,人类尚未发现任何一个新的,可以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而且,大量的流浪者飞船,失踪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再也没有任何的音讯。
当第二个世纪结束的时候,人类只发现了2个,与地球十分接近的,可以生存的星球。但是那个时候,到达可居住星球的飞船,已经耗尽了全部的能量。他们无法再返航,只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那个时代,每一艘流浪者太空船,都会带着无数的人类受精卵,为了一旦找到了可居住的星球,就能够快速地繁衍。
当第三个世纪结束的时候,那2颗星球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文明。他们在100年前,向宇宙和地球方向发射的信号波,也得到了回复。
他们知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又发现了2颗全新的,可居住的星球。
并且,这4颗星球和地球之间,连接起来的距离,似乎是有规律的。
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人类。
当流浪者时代进入了第一个千年的时候,人类已经发现了数十个可居住的星球。
而这个时候,关于可居住星球之间的数据联系,已经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试图推导出一个公式。
按照这个公式,流浪者不再是盲目地在宇宙间流浪,而是有目的地,有精确导航地,开始探索银河系。
也是在第一个千年到来的时候,人类发现了第一个类人种族。
历史上没有记录这个种族的名字,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估计,可能那个种族在后来的某一个时期灭绝了。
而灭绝那个种族的,就是人类,所以,这段历史被抹去了。
但是,自从这个类人种族被发现之后,人类每隔一个世纪,就会发现数百个类人种族。
仿佛,从第一个千年开始,人类进入了银河系的大家庭。
时间继续往后,当时间进入第二个千年的时候,关于“方程式”的研究,就更加深入了。
依照“方程式”的发展,人类开始发现了许多新的能量使用方式。
这些**,再一次极大地促进了对银河系的探索。
而一切,并没有继续这样顺利下去。
在第三个千年即将到来的时候,银河系发生了第一次星系之间的战争。
随后,大量的资料可是遗失。
这部分的记录,中断了一段时间。
当历史重新被记录的时候,已经过去大约5000年。
关于“宇宙方程式”的核心知识,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遗失了,也没有继续发展。
那个时候,人类和其他很多的类人种族,都可以在星际间航行。
不一样的是,有些技术比较有效率,有些技术比较没有效率。
此后,星际之间开始出现了跨种族的政治同盟。
通常是几个星系之间,成立联盟,相互通商,协同防御和进攻。
这种联盟,并不是以星系之间的物理距离确定的,而是以星际之间跳界点的远近来确定的。
因为,跳界点似乎是随即的,它并不是天然地连接两个相邻的星系。
这个认知,被运用了数千年,直到第一个万年到来。
在人类离开太阳系的第一个万年到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跳界点发生了改变。
原来从a星系去往b星系的跳界点,变化了。
进入这个跳界点之后,a星系的飞船,竟然去往了c星系。
这一切,让维持了上千年的银河系秩序,一夜之间乱了套。
新的战争,新的同盟,新的大回归,又开始了。
所谓大回归,就是那些因为变化了的跳界点,而无法回到原来星系的人。
这些人,在银河系间,可谓数以亿兆记。
这些人,他们为了回到自己的星系,开始不断地在跳界点之间穿越。
但是,事与愿违,整个银河系有亿万的跳界点,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进入了这个跳界点之后,会去往哪里。
也许,是一个更远的世界。
这种混乱,持续了几个世纪。
直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开始重新研究那个已经遗失的“方程式”。
他们试图通过“方程式”找到跳界空间变换的规律。
其中,很多历史学家称,之所以发生这一切,是因为在这个宇宙间,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规律。
这种规律,就像是地球时代,人类对于天相的认知规律一样。
在地球时代,远古的人类通过了数千年的观察,才发现了地球的各种规律。包括出现了天体学、二十四节气、以及各种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
而刚刚进入银河系的人类,可能也需要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够发现这种规律。
就像是地球时代的古人一样。
而那个遗失的“方程式”,就是早起的流浪者发现的质朴的宇宙规律。
第54章 规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