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20号上架至今,已经有二十万字。突然间就思绪万千,很想写篇感言。按理说感言这东西是属于成功者的玩意,而我这本书至今人气都不是很好,这时候写感言,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慨。
这部《父子兵》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我是名货真价实的新手,文笔不佳,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批评。但我会尽量用最直接了当的语言来给大家讲述这一个故事。当初动笔之时,纯粹是一时兴起,主要是看见现如今的各个抗战影视剧,胡编乱造极尽所能,这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扭曲下一代青少年对那段历史的认知,愤懑之余,便产生了写部抗战题材的小说,一来表达个人观点,二来使得更多人了解那段时期的不易,同时也向那些牺牲在抵抗侵略者战场的英雄们致敬。
这部小说到了二十万字,一些框架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出来,整个故事的主色调呈灰色,不像现今的抗战小说那样充斥着各种英雄主义,各种浪漫的爱情故事,各种的我方无敌开挂模式。相反,我的这本书里,没有一个人物有力挽狂澜的能力,里面的故事也带着浓重的悲**彩,里面的角色更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之所以想这么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战争本来就不是个高大上的事情。尤其是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战,更是如此。十四年的抗战,无数个没有姓名的人牺牲在了这场战争中,我们以不成比例的伤亡,赢得了最后的惨胜,绝不是像现在的影视剧那样,谈谈恋爱,杀杀鬼子,没事就消灭一个大队,不爽就伏击一个舰队。动不动就几个人单挑匹马的大闹鬼子司令部。最让我郁闷的是,里面的各种“英雄人物”居然衣服时时刻刻都是整整齐齐,发型也是油光发亮。你不搞笑么?那个时候就算是正规军的部队,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常常脸上灰不溜秋,衣服脏不垃圾的。正规军如此,更何况那些条件更加艰苦的游击队呢?
说实话,这部“父子兵”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是合格的军事小说,它不像别的作品那样,没有详细的枪械武器数据,没有超高水准的战术动作,很多军事方面的知识我都是一笔带过。因为我想把更多的笔墨留在描写人性上面。
什么是人性?最简单的就是对战争的恐惧,现在的很多这类作品,主角一开场就能放大招,拿个机枪“突突突”的就冲在前面,前期没有经历过任何战场经历的铺垫,就敢对着数倍之敌毫无畏惧。
外传_抗战也可以不高大上(写在二十万字之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