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零二章:风云再起[1/2页]

大宋疆图 梁邦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光荏苒,匆匆三年过去,时间到了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九七八年。
      赵匡义继承帝位已经是三个年头,这三年来,赵匡义继续皇兄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统一布置,把南方的各个小国相继吞并,划入大宋疆图之内,大宋的版图更加辽阔,国力更为强盛,赵匡义的平定北汉之心再次燃起。
      这一日,赵匡义召集群臣,与众臣廷议,商议攻打北汉的事宜。
      宰相左仆射薛居正禀道:启禀陛下,当年周世宗、我宋太祖,多次讨伐北汉,北汉一凭太原城壁垒森严,兵将鸷悍,以逸待劳,二凭契丹援救,内呼外应,周宋之军,多是劳而无功,不能得逞。况且北汉地薄人贫,得到它增加不了多少国土,留着它也不能造不成多少祸害,请吾皇不要复世宗、太祖之辙。
      几位大臣纷纷附和,赞成薛居正的提议。
      赵匡义心中不悦,不满地瞄了薛居正一眼,又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曹彬,说道:“曹爱卿,你跟随世宗和太祖皆亲征,你说说,我国何以不能克下汉国?”
      曹彬说道:“世宗时,世宗染病,史彦超又败于石岭关,我军人情惊忧,士气低落,只能班师回国。我朝太祖时,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染病疾,也只得中止进攻,班师回国。”
      赵匡义道:“今我欲北征,爱卿以为如何?”
      曹彬知道赵匡义的心意,微一沉吟,说道:“现在我国在圣上的治理下,国富民强,已经超越世宗和太祖许多,以国家兵甲之精锐,剪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赵匡义大喜:“既然曹爱卿都如此说了,朕若不平定北汉,岂不有愧于先帝。各位爱卿回去之后,早做布署,明年元旦一过,我军便挥师北进,平定北汉。”
      众臣见皇帝主意已定,而且曹彬说的更有道理,做为三朝元老,亲历战争者,曹彬更有发言权,众臣也不敢再有异议。
      曹彬又道:“陛下,前几次我军攻打太原,皆是因辽军援救而失败,这次我们要吸取教训,制定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必可一取成功,攻下太原。”
      赵匡义大喜:“曹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赵匡义下令,命邻近北汉的晋、潞、邢、镇、冀、易等州府,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作攻战前的准备。
      公元九七九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元旦刚过,赵匡义决定再次进军北汉,并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指导,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署使,率崔彦进、李汉琼等军攻太原;命易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城防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具;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
      布署一定,赵匡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主力部队之中的随行将领,是曹彬等大将,赵德昭、段宗璋等文臣做为随军参谋

第五百零二章:风云再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