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当唐引封得知一生经历了多少生死关头的慕问?和楚七,竟然在小河沟里翻了船,让年纪轻轻的李慕白给劫持了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反正,在慕问?他们刚刚出事的那几天里,唐引封的御书房的灯总是彻夜地亮着。
但是,除了两个侍卫被破例允许进去报告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再没有人被允许进入御书房,甚至连送饭的太监也不能。每天,太监和宫女们望着那几乎一动都没有动的食盒,个个都是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
慕寒老将军连着几次想闯进去,也没有成功。“皇上在闭门思过”,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开始在宫里流传,反而更加搞得人心惶惶。这种情况,直到得知消息后昼夜兼程的唐慕鑫一脚踢开御书房的门,才得以改观。
不知道唐引封和唐慕鑫这一对儿父子关起门来商量了些什么,第二天,也就是慕问?和楚七被李慕白劫持的第五天后,唐引封下旨,封战场建功、功过相抵尚有余功的唐慕鑫为讨逆大将军,遣老将军慕寒为先锋,共同出发,征讨李慕白叛军。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李慕白已经串通里斯国人,拉起了一支号称三万人的队伍。他们攻占了与里斯国隔海相望的两座城池,互为犄角之势,要据城与唐引封对峙。李慕白甚至扬言,如果唐引封不在10天之内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他就要杀掉慕问?和楚七泄愤。
留给唐引封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
唐引封讨逆的圣旨一出,在朝廷上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没想到,大部分的大臣竟然是主张跟李慕白谈判。有人说,皇后现在被控制在李慕白手中,不能轻易征讨,免得陷皇后于绝地。
也有人说,这个李慕白现在已经穷途末路,不如把与里斯国相近的几处小城割让给他,换回皇后和楚七的平安,将来再慢慢围剿他。
更有甚者,居然有人建议唐引封干脆与李慕白划江而治,说李慕白虽然心术不正,处心积虑地想要上位,但也是之前皇上给出的条件太过诱人,他也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难免动心。
唐引封端坐在龙椅上,不管大臣说什么,只是不理会。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拟旨用印宣旨授兵符,在大臣们苦苦的劝阻中完全了调兵遣将的全部手续。最后,他把圣旨和兵符交在唐慕鑫手里,竟然一言不发,抚袖而去。
唐慕鑫站在大殿上,回头看了一下仍然磕在地上苦苦哀求的大臣们,也没有说话,紧紧地抿着嘴唇,大步走了出去。然而,与他擦肩而过的一众大臣们,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强大气场,与以往少年天真的贵公不同,那是经历过血与火锤炼的气势,令人胆战心寒。
唐慕鑫一分钟也没有停留,迅速点齐兵马开拨出城。唯一的意外是在出城的那一刻,长公主唐慕晶披头散发地赶了上来,一定要跟随大军一起出发。唐慕鑫再强势,面对可怜的妹妹也无计可施。最后,还是他们的外公——慕寒老将军出面,将唐慕晶勉强送回了府里。
大军急行军三天之后,就到达了李慕白困守的孤城。这只是一个沿海的小城,因为对面是里斯国,所以海上贸易比较繁荣,但绝对不是一个适宜驻防的城市。城墙低矮,背靠大海,强敌压境,根本就没有可供转桓的余地。
不过,李慕白心中有数,完全不惧数倍于己的劲敌。唐慕鑫第一次叫阵,李慕白就从牢里
第838章:拒城决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