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画一听,赶紧收拾了一下,跟着小吴走到前面院内。
院子里迎宾曲欢快的响着,肖主任带领着年画坊的职工,在镇领导的带领下,恭谨地迎接来自东荒国的客人。
客人在张副知州陪同下走了进来,他们身后是两个随同人员,提着两个若大的箱子,看来带来的年画确实不少,华画和小吴急忙走到职工队伍里,鼓掌欢迎他们的到来。
简短的欢迎仪式开始了,首先,张副知州致欢迎词:
“各位先生\/女士:
大家好!
我代表甄州父老,欢迎来自东荒国的木直先生,感谢他对甄州文化事业的支持。
木直先生是东荒国著名的学者,专家,一生致力于研究木版年画,出版了很多专门著。
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哪。木直先生尤其喜欢咱们丹砂镇的木版年画,为了推动咱们丹砂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
老先生将毕生珍藏的木版年画捐献给丹砂镇,将对我们丹砂镇年画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里,我代表甄州府,甄州的父老说声谢谢您,并请丹砂镇郭镇长向木直先生颁发捐赠荣誉证书,和荣誉镇民的证书。”
张副州长讲完话,木直先生激动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丹砂镇郭镇长鞠了一恭。
双手接过戒荣誉证书,高高举起,激动地说:“各位先生,女士,父老乡亲,我木直今天回来,首先要对大家说声对不起。”
就完话,木直老先生面对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三个恭。
接着他又说道:“昔日,战乱时候,我也曾在这里生活过,也曾做过很多错事,现在和平了,看到这里繁荣富强。
我真的是非常高兴,我是一个年画爱好者,近年来收集了不少年画,也研究了一些资料,对丹砂镇的木版年画尤其喜爱。
所以说,这次前来丹砂镇,将毕生所藏年画捐赠给丹砂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丹砂镇的木版年画更加发扬光大。”
木直先生讲完话,将带来的两口大箱子打开。
从箱子里取出来一个又一个长60*宽05厘米的大像册来。
每个相册里面满满的是木版年画,木直先生一边取过相册,打开来,一一介绍着他收藏的木版年画。
木直先生看上去有要比实际年龄大。但是一提起年画,他就很兴奋,涛涛不绝的向大家介绍。
他说:“我搞年画收藏最初是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开始的。
当初,我来过丹砂镇,不过,说实话,我不是自愿前来,而是受国王派遣而来。
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画画,可不想拿枪动棒的,到了这里,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年画,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为此我多方收集,得到了一大批年画,后来又出了一些事情,我的这些年画并没有带回国,而是失散了。
后来,又收集一些,我就专门研究起剩下的年画,那真是越看越爱,为此,这些年,我又到你们华夏各地,收集了不同风格的年画十几种。
为了保护他们,我特别订做了这像片夹子,又按风格给它们分了类,每个地方一个像夹子,保存起来。
可是我总感道,应该将这笔文化遗产送还给你们,它们在你们这里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木直一边说,一边将这些像夹子递过来,张副州长亲自接过来,递给郭镇长,郭镇木又把它们递给肖主任。
肖主任接过年画,吩咐小吴和华画将这些珍贵的年画摆到展台上。
让与会专家学者和年画坊的老师傅观摩学习。
接着肖主任向木直老先生讲述了丹砂镇年画的历史。
他对小吴使了一个眼色,小吴从急忙跑过去,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盆水端了过来。
木直先生看着那盆水,浑身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他想起了,那年冬天,下着大雪,他闲着没事。
就到绰号火车头的辛老汉家中,那辛家是个印年画的作坊,他时常去看,感到特别神奇,就那么一刷,年画就印了出来。
他那天顶着雪进了作坊,想着无论如何今天也要搞清楚,他们是怎样印画的。
到了辛家,他们的大门紧闭着,木直捡起木棒,使劲砸门,过了半响,听得有人的脚步声传来。
接着听见门栓响,门儿被打开了,木直刚要进去,却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那时是十冬腊月,差点没把他给冻死。
他跑回去,大病了一场,险些要了命。如今看着这盆水,他也不禁发怵。
却见肖主任从旁边摆放的年画中,随手取出了一张年画,把那张年画放进了水盆中。
&
第317章 317、大失所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