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宫中,元帝坐在龙椅上,两鬓的头发已经有些发白,目光深沉,并不显老态。
贴身大总管李福恭敬的端起桌子上的茶递给了元帝,提醒道,“皇上,小心烫。”
元帝接过李福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便放下了,问道,“墨王府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暂时没有动静,皇上,既然禹王妃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皇上为何不处置了郑二小姐,禹王妃才刚刚成亲不过一个月,这个郑二小姐的确太狂妄了,竟是连王妃都敢动。”
李福不解的问道。
“有些事朕动手不方便,既然有人会动手,那就让他们去做,原本朕还以为郑家安分了不少,没想到倒是朕想错了,从勇世子到禹王妃郑家的确是越发的嚣张了,就连我皇族的人都不放在眼里面,真的当朕已经死了。”
郑家在盛都已经多年,根基深厚,里面牵扯到了不少势力,这些年他不遗余力的提拔其他的世家,其中齐家就是里面的翘楚,想要牵制郑家的势力,有了其他世家的牵制,郑家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从前了,只是依然不容小看,是所有世家当中势力最盛的。
原本他看在郑元直越发谦逊的份上还想留着郑家,如今这种平衡他是满意的,暂时还不想打破,没想到郑家如此不识好歹,藐视皇权的人他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因此他已经动了除去除去郑家的心思,这些事既然有人替他做,那他就看着好了。
“这一次郑家的确是做的有些过了,郑丞相这些年已经毫不显露,只是郑丞相似乎不大会调教子女。”
李福在元帝身边多年,一直对元帝忠心耿耿,也深受元帝的信任,因此说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敢在元帝面前直接议论郑元直。
元帝似乎有些累了,靠在椅背上,目露冷光,“郑府的狂妄还是郑元直纵容出来的,他们若是骨子里面没有那种想法,子女又怎会沾染那种习气,当年郑元直帮朕夺得了帝位,朕这些年也给了他应得的,若是他们安分守己也罢,如今却是不知足,暗地里以功臣自居,就连皇族中的人都是想杀就杀,他们眼里哪里还有朕这个皇帝。”
“皇上说的是,臣子便是臣子,郑家如今的确有些忘了为臣的本分,只是如此会不会纵容了齐家。”
“那就看齐家懂不懂这个理了,如今看来齐家的家教是比郑家好上许多。”
如今还未立储,李福也不知道元帝的心思,元帝也没有泄露出心思,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李福也不敢问,只是觉得北辰墨的希望最大,这只是他的猜测,他并不敢对任何人提起这些事情,他知道元帝心中必定是有打算的。
看到了元帝露出了疲态,李福小心的问道,“皇上,可是要传月妃娘娘过来。”
“不必了,朕想一个人呆一会儿,李福,你先下去。”
“是。”
李福应了一声,很快就退了下去。
李福走后,元帝靠在龙椅上,拿出了放在案几上暗格里面的荷包,他轻轻的抚着那个绣着鸳鸯的荷包,看着已经有些旧了,目光却是越发的柔和,“我答应你的都还记得,你不要怪朕,朕的身子也就这几年了,以后的路朕大概不能陪着你一起走了,你放心,朕会替你安排好一切。”
说着他握紧了手中的荷包,却久久未动。
郑府,郑元直却有些惶惶不安,背着手站在院子的树下面,萧兰陵已经葬入了寝陵,他心中却是一直不安,元帝毫无反应,他知道元帝必定知晓事情真相,但不知元帝究竟是什么意思,圣心难测,因此心中也难安。
郑应琦走了过来,看到郑元直一动不动的站在树下,唤了一声,“父亲。”
“如今皇上的心思我是越发的看不懂了。”
“父亲还在想禹王妃的事情。”
萧兰陵出事之后,他们刚刚回府,得知此事的郑元直便把他们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更是罚了两人跪了一夜的祠堂。
如今看郑元直这表现分明是还在介意禹王妃的事情,郑应琦却是不以为然的,这件事没有证据,萧轻裳那么过分,也该给她一点教训了,不然还以为他们郑家可以随随便便招惹。
“意瑶糊涂,你怎么也糊涂了,应琦,当年皇上的确是我扶持上位的,如今皇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皇上。他对我们郑家开始不满,之前已经有所警示,你们还偏偏去招惹皇族的人,即便禹王妃是大燕人,但是也是皇家的儿媳妇。皇上可是处置她,我们若是动手,那么便是越俎代庖,你真的要对付他们也不能自助机动手,我们可以给他们一条罪名,但是动手的必定是皇上,应琦,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之前郑应琦的确没有想到这些,他是极其注重郑家的脸
第192章 明天就是她的死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