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胖胖的中年人笑得像个弥勒佛,拍拍肚皮道:“我叫刘承福,原先在汉口县泰和楼当过掌勺,如今居住在石门镇,听说杨夫人厨艺了得,我慕名而来,更想和杨夫人好好切磋切磋。”
      “巧了,咱们客栈里还有另一个刘大厨。”
      被梁十七提及的刘万朝他拱手,刘承福回礼,亦对吴贵轻轻颔首,文人有文人的圈子,厨子也一样,他们又在同一个县里,自然对对方有所耳闻,算得上是老相识,除了刘承福,一字胡他们也认得,叫郑正志,名字叫起来很拗口,他不爱说话,又被叫郑不言。
      郑不言和刘承福都是泰和楼的厨子,泰和楼换了新东家,不是什么好东西。
      梁十七将二人留了下来,一个沉默寡言,一个说话温吞办事稳妥,挺搭。
      而那名叫辛飞的少年。
      “想留下来可以,从学徒做起,在一旁打下手,能学到多少看你自己悟性,若是觉得酒楼怠慢了你,你现在就可以走。”
      少年受宠若惊,一听到能留下来,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我不走,多谢杨夫人!”
      梁十七看他一眼没有说话,唇角细微往上翘了翘。
      转眼到了七月初五,分店开张的日子。
      梁十七给分店酒楼取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名字:壹号食堂。
      黑底金字匾额左上方,还印着‘客来轩三个烫金小字,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客来轩早些天就在门外挂出牌子,也让说书人每轮说完后都念上一句‘广告词,有客来轩的口碑在前,壹号食堂未开先火,到今日开张,都无需请舞龙舞狮队,比客来轩开张那天还要热闹,等崔钰揭下红绸布,食客便接二连三涌入。
      门外木桩定点,木桩上绳索相连,腾出蜿蜒曲折的过道,过道只能容忍一人通过,食客要想进入,便得顺着过道绕过去。
      “慢点慢点,别推别踩,当心脚下门槛儿。”何林等人在门口时时刻刻注意着,拉高嗓门儿提醒,他抹了把汗,跟赵文感慨,“多亏杨夫人想出这么一个点子,让我们哥儿几个省了不少力气。”
      “可不是,这么多人,就凭我们哪拦得住,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受伤,要是出了人命,咱们酒楼客栈也不用做了。”
      食客们走进酒楼后,忍不住发出惊叹。
      酒楼大堂的风格跟客来轩完全不同,客来轩走的高端精致路线,墙上字画,装饰,布置,无一不精,用直白点的话来描述:一走进客来轩,你就不自觉地想整理衣襟,挺直背脊,哪怕是个糙汉,也会下意识放轻了语调说话,不管身份地位或高或低,在客来轩,永远不会被怠慢,食客乘兴而来,舒意而归,这便是客来轩吸引人的魅力。
      而壹号食堂,梁十七走的是廉价平民路线,追求高质稳定,环境亮丽整洁,大堂里排放的不再是八仙桌,而是十六张四人长桌,两两对面而坐,没有长凳,统一木凳,上下两层既三十二张桌子,能容纳将近一百五十人!
      店里只有赵文跟何林两个跑堂,分别负责楼上楼下,每人带两个杂役,后厨和大堂打通砌起一排长案台,上方搭起飞檐屋顶,小红灯笼高高挂,后厨的菜直接传到堂前,现盛现卖,菜价都用木牌挂在房檐下,酒楼没有小二招呼,食客想吃什么便去屋檐下自己拿,然后去掌柜处结账。
      打菜的婆子统一穿着素色窄袖衣衫,头发都用布巾扎起,脸上不施粉黛干净利落,而且个个都很和善,让人见了便能产生亲近之意。
      酒楼新晋掌柜是王二丫,别看这丫头年纪小,头脑聪明灵活,算术比王富贵还要了得,崔钰考核后当场拍定让她当女掌柜。
      王二丫跟王富贵一样,圆圆的脸蛋颇有福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道弯月,脸颊边的两个小酒窝跟盛了美酒似的,醉人又讨喜,当初原主选王二丫当婢女,也是因她长得顺眼。
      其他地方的酒楼都是先吃饭再结账,壹号食堂却是先结账再吃饭,这让食客有些不适应,还有人调头就走,声称不吃了。
      何林噙着笑没拦他。
      但同样也有食客觉得壹号食堂的模式很新奇,他们拿着托盘在杂役的指引在往摆菜台走,冷盘、炒菜、点心,煎炒蒸炸炖煮烤近二十道菜看得他们眼花缭乱。
      “一盘青菜只要三文钱?宾鸿楼要十来文呢!”
      “白切鸡也便宜啊,才七文,我得拿一盘,那个酱烧肘子也给我来一份,还有……”

第八十八章 考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