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弟兄们有没有意见?”
参谋长维一道:“我没意见。”
众军官道:“我没意见。”
李卫东道:“那好,云小手,就以你的机枪连为基础,扩建机枪营,至少在给老子建一个连,人手,你去各团抽调。”
云小手道:“是!旅座,你就瞧好吧,有了这些机枪,咱打飞机就像打鸟一样轻松。”
李卫东笑道:“别整天只想着打飞机,鬼子冲锋的时候,你们也必须集中火力,给老子压下去。”
云小手道:“是!”
李卫东道:“弟兄们应该注意到了,最近上海的形势非常紧张,师部和军部这几天连续召开军事会议都是在商量对策。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日本人是一定要在这里挑起战争,我军已经没有了退路!虽然军部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是我想肯定不会拱手把上海让给日军,因此和敌人殊死一战势所难免!今天把弟兄们叫过来一方面是分配武器,另一方面是和大家商量如何打好这一仗。”
李卫东缓了口气,接着说道:“日军在武器装备、官兵军事素养和后勤保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我们则在兵力和地利上占优,如果指挥得当未必就会输给敌人。我们旅的防区全部在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敌人火炮的作用,但是宽阔的马路上无险可守,万一敌人用坦克冲锋就很难抵挡,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出谋划策,找到对付敌人的办法。”
长相斯文的二团长李斌野轻声问道:“旅座,俺从奉天开始就和你杀鬼子,到时候,奉天的时候,面对鬼子的坦克,咱们都是组织的敢死队?”
三团长胡琏道:“我们刚加入的,打仗也不含糊,尤其是打鬼子,虽然没经验,但是也有血性!你的想法很好,一条命换小鬼子一辆坦克也值了!”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胡琏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李卫东的部队被老蒋改编成佩剑旅之后,为了掌控李卫东的部队,安排胡琏,做了三团团长。
李卫东连忙摇头,说:“谁都是爹妈生养的,士兵的生命也不能白白浪费,不到危机关头,千万不要用这一招!”
一团长张灵甫道:“那只能用手榴弹了。”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黄埔四期,从第1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中校团副被老蒋调动到佩剑旅,当一团团长。
可以说,除了二团长,和参谋长维一之外,佩剑旅,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军官,都是老蒋安排的人,李卫东去南京之前,就算到了老蒋会有这一手,那些原本警卫团的军官,都叫李卫东留给了黄显声。士兵,一半,是东北老兵,一半,是其他部队抽调的士兵。
李卫东又摇了摇头,道:“手榴弹杀人行,炸坦克,够呛。”
“要是把手榴弹捆在一起呢?”一个年轻的连长忽然突发奇想,大声问道。
“好主意!”三团长胡琏用力拍了下桌子,说:“一捆手榴弹,不比炸药包差!”
“行,这个办法是个办法,但是,我们得找力气大的,要不,扔不了那么远,还有,扔手榴弹得需要助跑,鬼子的坦克上都有机枪手,要是被机枪手发现,那么,一定会被打成筛子,大家在想想。”李卫东边说边饶有风趣地看了看刚刚出主意的年轻连长,默默地记下了他的名字:古天兴!
一团长张灵甫补充说:“城市攻防战,不是野战,也不是山地战,城市的建筑,都是有效的,现成的堡垒,鬼子进攻阵地,肯定从大马路开始,到时候咱们上房,从楼顶上扔,不就完了吗!”李卫东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嗯,把机枪工事,也修在马路两侧的建筑物上去,到时候,还可以掩护防御阵地。”
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问题,气氛立刻变得轻松起来,三团长胡琏笑嘻嘻地问道:“旅座,俺们虽然刚刚跟您,但是,你在东北杀鬼子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从心里佩服你,尤其是你的训练大纲,是这个?”说完,伸出自己的大拇指。
三团长胡琏所说的“训练大纲”是李卫东根据后世部队的训练大纲编写的,曾经在淘佐罗的先锋旅实行过一段时间,成效显著,因此李卫东命令佩剑旅强制实行,不过由于短期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官兵们还没有完全接受。
李卫东回答道:“从明天开始,部队改训练拼刺为主,这战斗即将开始了,肉搏是避免不了的,小鬼子最擅长的,就是拼刺技术,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叫兄弟们加把劲!”
胡琏道:“嗯,实在不行,给兄弟们都配上大砍刀。”
第360章 研究战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