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3章 一触即发[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厂为两翼,大量构筑了坚固据点,并在日租界日侨各大建筑物内设置了众多的掩体工事,对日侨也加强了组织与训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在华夏最大的都市里,在华夏的土地上,日本军人大事战备、到处炫耀武力。有军人撑腰,上海的日本侨民和日本浪人更加有恃无恐,四处寻衅。
      华夏人不乏血性,岂肯眼看倭寇在华夏为所欲为。双方的对峙,更加剧了上海形势的紧张。
      事实上,华日关系早在1年前便紧张起来。1936年9月23日夜,日本海军借口“出云”舰水兵3人,在上海北站附近租界内被人狙击而一死二伤的事件,下令海军陆战队全部出动,在青云路、八字桥、粤东中学、天通庵、五州公墓一带,密布岗哨,派队巡逻,大有挑起事端进行报复的迹象。
      蒋光头此刻虽已萌生抗击日军的想法,但抗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他正反复督促、并多次亲赴西安部署对陕北的第6次“wj”。在他的授意下,南京、外交部多次出面谈判,并请一些外国驻华夏外交官从中缓解,希望事态得以控制。
      日本由于“二·二六”事件余波未平,东京也不愿事态扩大,遂接受了调停。上海事态总算被控制住了。
      但日本海军似乎也从这种紧张中看出了苗头,增加了海军陆战队驻沪人数,并广泛收集情报,各种演习也越来越频繁。
      黄浦江上,日本海军舰队奉命开往宝山、福山镇、段山港、浒涌各港口,测量水位,标定舰位,俨然一副战前准备的样子。
      华夏国民zf眼见上海无驻兵权,而日军却蠢蠢欲动,又不甘心把华夏最大的城市和财富的集中地让给日本人,更不愿看到上海的危机将来威胁到南京。
      为阻止日军未来可能的进攻,参谋本部拟制了一份计划,由军事委员会拨款100多万元充材料费,由驻军第87、88、36三个师在上海侧后修筑工事。
      这是一条耗资巨大、费时较多的工程。从无锡到江阴(锡澄线)、苏州到常熟、福山(吴福线)多道坚固防御阵地与沪杭分区乍浦、嘉光线相衔接。
      其中,以预先构筑于阵地上钢筋水泥、重机枪掩体作为阵地骨干,战时再辅以战壕配备,因而成了当时华夏zf对抗日本进攻的最坚固、庞大的阵地配系。
      国民zf不能在上海大动手脚,便只能在紧挨上海的后方大做文章。这几道防线的修筑,集中了蒋光头屏护南京、长久抗日的战略构想。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巨,均属华夏第一,堪称华夏的“马其诺防线”。
      8月11日,日本本土驰出的一批战舰和数千海军陆战队队员到达上海,巨大的舰炮指向上海市区,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登陆上岸,上海形势进一步严峻起来。同一刻,华夏国民zf封闭了汉口日租界,并计划封住长江,截住汉口日舰。
      同一天,英、美、法、意四国大使联手向中、日双方发出通告,要求中、日双方勿使战祸波及上海,但战略利益已使中、日双方无法收手。
      日本人执意要打,华夏军绝不退让,调解、通告,一切的一切都难以拖住日益临近上海滩的战车。
      十里洋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8月的南京,骄阳似火,热得人无处躲无处藏,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仍在讨厌地鸣叫着。
      军委会会议室里,在京的高级军事将领齐集军委会作战室,讨论对日战略。
      早在1936年2月,为防止日后突然到来的战争,蒋光头任命张治中为京沪地区军事长官,筹划该方向的战备。
      张治中也意识到蒋光头此举意义非同一般,一直尽忠尽职,早早就在苏州留园设立了假想的战时指挥机关。此外,蒋光头在京沪之间还构筑了锡澄、吴福、乍嘉等数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并率部在句容、溧阳地区进行了几次战斗演习。这些,多少可以令蒋光头在心理上感到一丝安慰。
      “七·七”事变后的一天,新任湘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来到南京军委会面见蒋光头。
      身为前线指挥官,张治中显然想得更多、更远。他向蒋建议道:“上海目前只有1个保安总团,兵力薄弱,如果日本海军陆战队一旦行动,以现有兵力实难抗拒。
      为巩固淞沪,应抽调zy军部队化装为上海保安部队进驻上海,增强沪上兵力。”
      看着面前这位儒雅的将军,蒋光头陷入了沉思。客观地说,上海作为华夏最大的军港,又一直为日本海军陆战队控制,这对华夏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事太不利了,但上海是华夏的金融中心,又是他早年发迹之地,而且“一·二八”后,有条约限制不得华夏驻兵,今日派军开进上海,会有什么反应呢?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万一日本人借机找麻烦,岂不是更乱?!
      张治中像是看透了蒋光头的心思,又进言道:“委座,日本人已点燃战火,与其再让他们打我们,不如我们先下手。如果能把日本人吸引到华中来,那对我战局也是有利的。”
      蒋光头一想,觉得说的有理。华夏如果都保不住了,保着个上海有什么用?当下对张治中吩咐道:“好的,可派第2师补充旅由徐海地区南调到上海附近,以一部换上保安团服装进驻虹桥机场。”
      蒋光头出此一语,可惊动了坐在一旁的何应钦。何应钦一直以主和闻名,当时并不赞成全面对日开战。他原以为“七·七”事变局限于华北解决即可,想不到老蒋此刻竟有意把战火引向上海,心里不禁咯登一下。
      但数月前西安事变“*宫”失败后,他再不敢去惹老蒋了,当下只能默不作声。但当他从屋里出来时,心情忧郁地拍着张治中的肩膀道:“文白,你可要考虑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啊!”
      张治中主意已定,没理会何应钦这软中带硬的话,径自走了。
      送走众人,蒋光头在屋里来回踱步,他的内心在矛盾的漩涡中翻腾着。这之前,他虽已几次发表了最后关头的演说,但他仍幻想着日本人能罢手息兵。如果上海再打起来,那可就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此时应战,适时乎?”他在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着。
      就在蒋光头在战与不战间徘徊不定之际,日本人推了他一把。
      8月9日这天,日本海军军曹大山勇夫和士兵齐田要藏武装驾车硬闯华夏军驻守的虹桥机场。华夏机场的守卫哨兵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大山见耍赖不成,竟拔出手枪打死警戒1名。
      其它华夏卫兵见状义愤填膺立即奋起反击,将两名日军击毙。日军在华夏的土地上骄横惯了,眼下虽陈尸华夏地界,但恶语威胁上海市长俞鸿均,坚持要求华夏撤出保安队并拆除军事设施。
      在日本领事要挟的同时,停泊外海的大批日舰驰入黄浦江,以武力相威胁。俞鸿均见事情闹大,不敢擅自作主,火速电告南京。
      蒋光头接阅电文,知道日本人寻衅滋事,又是在为日后挑起战端制造借口。
      遂于11日作出决定:(一)令张治中率领第87、88两师于11日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推进,准备对淞沪围攻。(二)令蚌埠之第56师星夜开赴苏州,由张治中指挥。(三)令海军阻塞江阴.水道。
      87师在国民gm中历程久远,战功卓越,一度是华夏军队的骄傲。该师前身系1929年1月成立的陆军教导队,1930年4月扩编为教导第1师,当时的师长是冯轶裴。当年12月,教导第1师加上俞济时的警卫旅又扩编成国民zf警卫师,冯、俞分别任正副师长。1931年6月,警卫师再度扩编成警卫军,原警卫师第1、2、3团、zy宪兵第3团合编成警卫第1师,冯轶裴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原警卫师第4、5、6团,特务团合编成警卫第2师;俞济时任师长。
      警卫军第1师的主官更迭较为复杂,1931年6月底,冯轶裴病故,由原陆军第2师师长顾祝同继任军长兼师长;是年底顾祝同他任,又调搂景樾继顾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但楼未到任。
      1932年1月,警卫军撤销,原第1师改编成第87师,原第2师改编成第88师。当时该两师均为整理师编制,辖两旅四团,旋两师以第5军战斗序列参加128淞沪抗战,张治中任军长兼第87师师长。

第503章 一触即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