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3章 市区最后的阵地[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第524团团部在北火车站大楼。团长韩宪元神情严肃地召来了营长杨瑞符。这时,团副谢晋元手拿师长孙元良的手令进来道:“赶快集合部队,我先去四行仓库!”
      韩团长紧握着杨营长的手:“你们和敌人作最后一拼吧!”
      “请团长放心,我以最后一滴血,为华夏民族争人格!”豪放的杨瑞符敬了一个礼,挥泪集合部队去了。
      大部队纷纷撤退了。1营的3个连和机枪连于深夜进入了四行仓库,他们迅速布置好阵地,用仓库里装满大豆、小麦、羊皮和猪鬃等物品的麻袋构筑工事。他们破坏了电灯,将仓库周围障碍扫清。27日清晨,闸北大火熊熊,难民像潮水一样从垃圾桥上朝苏州河南岸涌去。
      团副谢晋元向全营官兵作了简短的动员,他刚从旅部下来,不少官兵不认识他,他道:“我们掩护任务已经完成,但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我们,这就是坚守四行仓库,不要小看只有我们一个营,我们死守硬打,就能安民心、鼓斗志,哪怕只剩下一枪一弹,我们也要坚持到底!”
      32岁的谢晋元是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参加北伐曾几次负伤。抗战前夕,他把妻儿送回老家,他对妻子道:“为国杀敌是gm军人之天职也,职责所在,为国就不能顾家!”
      7时半,日军的小部队开始朝四行仓库搜索前进了。午后1点多,手持太阳旗的一小队日军来到四行仓库两边,“叭叭”几枪,四五个日军当即毙命。过了一个小时,四五十个日军冲到仓库跟前,与外围的守军拼死搏斗。3连撤进了仓库。连长石美豪面部被子弹穿透,他用毛巾一扎,仍在阵地上督战。接着,他的腿部又被机枪子弹洞穿,只得离开阵地休息。由唐棣接任连长。
      谢晋元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交给勤务兵郭学礼道:“你冲出去,喊担架队来送3连长去医院!”
      敌机在头顶盘旋侦察,日军在大门外拼命猛攻,杨营长派尹排长带10名士兵上楼顶往下投弹。一阵手榴弹从天而降,炸死炸伤了墙边的30多个日军!
      “华夏兵投降吧!竖起白旗,缴枪不杀!否则你们会被消灭的,投降吧……”日军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向四行仓库的华夏军人喊话。
      “打!”谢晋元一声令下,机枪几下扫射,就把日军的喇叭打成了哑巴。
      喇叭下有几个日军在蠕动。谢晋元从了望哨兵手中接过步枪,“叭叭”两枪,200多米外的两个日军应声倒地,其余的吓得丢下枪没命地逃。
      站在身边的杨瑞符十分佩服:“谢团副不愧为一等射手!”
      谢晋元淡淡地笑了笑。杨营长交代哨兵道:“仔细观察敌情,不准日军将丢在马路上的几支枪拿走!”
      日军在四行仓库北面放火烧房,浓烟烈火朝着守军据点滚滚扑来。日军围困了四行仓库,仓库周围,倒下了一片日军尸体。垃圾桥头公共租界的英国哨兵十分敬佩和同情华夏官兵,他们与二楼的哨兵通话:“你们撤退吧,放下武器进入租界,我们保证每个人生命安全!”
      “谢谢!作为军人,武器是第一生命,人是第二生命。没有命令,决不撤退!”
      英军的步哨点点头:“伟大的华夏军人!”
      轰隆隆的坦克从西边冲过来,坦克车后面跟着上百名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向着守军的工事吐出一串串的火舌。冲锋的日军朝着2连的阵地冲来,班长蒋敬率全班奋勇还击,子弹打完了,全班伤亡一半,蒋班长中弹负伤,他把最后两颗手榴弹揭开盖子,日军冲到了跟前,蒋敬拉响了弹弦。天崩地裂中,他和日军同归于尽!
      攻击的日军包围了仓库,谢晋元命令吹响军号。顿时,守卫仓库的官兵从每一个窗口伸出步枪机枪射击,弹无虚发,火力交叉,在河堤上刚架起的机枪被华夏军队一个点射,日军的机枪手和重机枪一起跌进了苏州河!
      只有乌龟似的日军坦克冒着弹雨冲到了大门口,厚重的木门早已关上,门内堆积了许多沙包。如果大门被日军撞开,华夏军队的最后一个据点就将失守!这时,一位身缠炸弹和手榴弹的勇士从窗口纵身跳下来,他拉响了导火索,缕缕白烟像轻云在他身边飘缈,只听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敢死队员陈树生用粉身碎骨的壮举炸毁了日军的坦克,在金红色的火光中,他完成了辉煌的人生!
      目睹英雄取义成仁的万千民众,从苏州河南岸向四行官兵欢呼致敬!有的挥手,有的挥帽,有的挥泪,他们为华夏军人骄傲,他们为华夏民族自豪!
      四行孤军浴血坚守的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传遍了全国。每天,苏州河南岸的观战者有好几万人。何香凝老人得知消息,专程来到苏州河畔,向四行仓库的勇士们遥致敬意。租界工部局的英军司令史摩莱特翘起大拇指:“我参加过欧洲战争,我没有见过这样英勇的军队。”
      水断了,电话没有断线,经过与租界联络,同意伤员可以运往医院。营长杨瑞符告诫传令兵:“有人问起四行仓库有多少部队,你们就说有800人,千万不能说只有一个营!”
      “八百壮士”引起了全上海民众的关怀和敬意。自来水接通了,大量的慰问品通过守卫垃圾桥边的英军岗哨运到了四行仓库,罐头、面包、糕点、水果寄予了上海民众的爱国热忱,报纸上的《号外》更鼓舞了四行勇士的杀敌意志。
      沦陷了的闸北飘荡着刺目的太阳旗,坚守四行仓库的壮士们决心在自己的阵地上升起华夏的国旗。佩有41号童子军臂章的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了国旗,打开一看,小了一点,还是旧的。
      “我打个电话。”谢晋元要通了虞洽卿路的上海市商会。接电话的是商会抗敌后援会供应委员会的干事曹志功。听说是四行仓库的守军,自称“谢晋元”,曹志功连声说“久仰,久仰”。电话中的对方说,希望商会帮助找一面国旗。
      “怎么送去?”曹志功知道四行仓库那边已有日军包围,旁边是英国人的租界。
      “我派人设法渡河来取,如有食品也可请来人带来。”
      放下电话,曹志功报告了商会秘书长严谔声先生。严先生听说是四行守军需要,他道:“马上就办。”
      曹志功将募集来的慰劳品和国旗等物品都准备好了。下午,一位面目清秀的女童子军陪着一位北方口音的便衣壮汉来到商会。他们是谢晋元团副派来的。女童子军自称叫“杨惠敏”。他们打开国旗一看,有些不太满意,一是嫌小,二是颜色有些陈旧。
      “你们等一下,我马上去找。”曹志功立即派人去旗帜店买了一面大号的新旗。
      国旗与食品打成一个小包,其他慰劳品另外设法运送。
      商会秘书长严谔声召来商会的童子军团设法完成任务。叶春年、何惠祥、赵邦镛、郑炅樟等6个团员找了一辆卡车和司机,又通过关系搞到了工部局的临时通行证。考虑到悬挂国旗的需要,叶春年回家扛来了一根长竹竿和一根绳子。
      出发时,《立报》记者白广荣听说汽车去四行仓库,他立即上车要求跟去随同采访。
      夜深天黑,卡车经过河南路桥后关了车灯,减慢了速度,为的是不惊动日军。过了垃圾桥,卡车在小横路口停下。
      叶春年轻轻跳下车,他机警地张望了一下,便匍匐着爬到了四行仓库东边的一家小纸烟店,轻轻地敲了几下,里面的士兵惊喜地迎出来了。一包一包的慰问品是用长长的麻绳一包一包地从马路上拖过去的。因为麻袋笨重,动作很慢,好在日军没有发现。忙到半夜2点,总算一身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一早,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在四行仓库的楼顶迎风招展,隔岸观战的万千民众拍手狂呼,在日本飞机和日军炮火的弹雨中,华夏的国旗象征着不屈的民族精神!
      回到商会,《立报》记者连夜要发新闻稿,他要写运送国旗和物品的经过。叶春年连连劝阻:“你报纸一登,日本人要来找我们的麻烦。我看还是写杨惠敏吧,表扬她是华夏好女儿,她是童子军,日本人不会注意的。”
      女童子军渡河献旗的报道轰动了上海,也轰动了华夏,她和“八百壮士”一样,受到了民众的钦佩与尊敬。
      在万众的欢呼声中,谢晋元团副激动地给师长孙元良写信:
      师座钧鉴:
      一、窃职以牺牲的决心,谨遵钧座意旨,奋斗到底,在未完成达到任务前,决不轻易牺牲。成功成仁,熟记久矣,决不有负钧座意旨,偷安一时,误国误民,负钧座付托之重。
      二、外间一切宣传,消息概自外界传出。职到此时,从未向外界发表任何要求、任何谈话。既然抱必死决心,现除达成任务外,一切思念何(毫)无。
      三、整个工事,经三日夜构筑,业经达到相当程度,敌如来攻决不得逞。27日敌攻击结果,据望哨报告,毙敌在80名以上。昨(28)晨6时许,职亲手狙击毙敌两名。租界民众观望者含(咸)拍掌欢呼。
      四、……(原手迹影印件无法辨认)
      五、现职宗旨,待任务完成,非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撤退,倘牺牲代价,重予撤退,则决作壮烈牺牲!一切乞钧座释念。谨肃敬请
      钧安
      职谢晋元29日上午7时
      10月29日,孙元良的第88师还在苏州河沿岸血战。接到从四行仓库发来的信,他为自己的部属骄傲,也为他们担忧。同生共死的战友,怎么能离别自己的队伍?
      他崇敬他们,他勉励他们,他挂念他们:
      谢团副杨营长暨我忠勇诸壮士:
      余顷在××前线,余虽在前线,余之心魂与诸将士同在闸北。余奉命经营闸北国防轴心,保我疆土,诸同志奋勇却敌,固守二月有半,倭敌终未能越雷池一步,所以报国,幸不后人。近以一发之动全线西移,本军亦奉命转移阵地,而以最后守卫闸北之责,付托我忠勇之诸将士。诸同志能服从命令,死守据点,誓与闸北共存亡,此种坚毅不拔、临危受命之精神,余与全军将士,同致无上之敬意。我华夏民族,自古多果敢赴难之士:岳家军屹然不动,戚公兵懔悍却敌,以身许国,浩气长留天地。……此役杀敌致果,实开震天动地之历史伟绩,我黄帝兆亿子孙,全世界千百万后世人,必以血诚读此史页。诸同志孤守闸北,已三日矣,敌之畏葸,与我之勇敢,已为举世所共见,沪上中外人士,交口钦佩,民众奔走援助,咸负“如可赎也人百其身”之愿,此诚我华夏民族之光荣,我华夏民.国之光荣,亦我国民gm军军人之光荣。望继续奋斗,完成抗敌使命,流最后之一滴血。我最高领袖于诸同志之壮烈牺牲,殊觉嘉慰,余敬以转告。
      孙元良10月29日
      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许多士兵一面加固工事,一边就歪着头睡着了,他们太累了。
      可是,日军没有停止进攻。
      10月30日是壮士们坚守四行仓库的第四天,这天阴云密布。上午,日军的冷枪不时划破大战前的沉寂。中午开始,来势凶猛的日军从北面和西面向四行仓库扑来。1连和机枪连猛烈还击。正在这时,监视南面苏州河沿岸目标的2连和3连也开始了战斗。日军利用轻便的橡皮艇接二连三地登陆。刚刚上岸架枪的日军来不及射击就被华夏军队击毙,正往岸上爬的日军被手榴弹炸得人仰船翻。满载炸药的一艘小艇被四行守军击中,顿时烈焰冲天,巨响动地,小艇炸成碎片飞上天空,强大的气浪震碎了仓库的玻璃,还颠覆了附近的两只日军橡皮艇,日军死伤累累,幸存的在河里挣扎。
      四行孤军打退了日军六次进攻。苏州河边这幢五层高的灰色楼房,在炮火和弹雨中巍然屹立。“八百壮士”的英勇苦斗赢得了人们无限的同情和支持。租界里的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照会华夏zf,要求从人道的立场下令孤军撤退,避免无谓的牺牲。外邦的妇女代表向蒋夫人要求华夏军队撤退,他们愿意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工部局认为,距四行仓库几十米外的巨大煤气罐一旦被炸起火,那将是危及租界民众的大事,他们也要求孤军尽快撤离,退入安全的租界。
      第88师接到了统帅部的命令:四行壮士已达预定目的,应各方之请,命令即日撤离。
      孙元良师长和参谋长张柏亭商量再三,决定请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上海市长俞鸿钧和租界的英军司令史摩莱特共同协商。
      “我的部队与贵师官兵隔河相望,已经是好朋友了,四行仓库的守军要撤退,我全力支持,但不知道怎么做?”留一撮小胡子的英国人潇洒而幽默。

第523章 市区最后的阵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