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龙头一次入伍,觉得还挺有意思。
穿着军装扇坎,还发了一支汉阳造,毕竟接受过现代历史的熏陶,对日本的种种劣迹早已痛恨不堪。
爱国情操也自此而来,热血沸腾间,明知道清军必败,但却也怀着一颗保家卫国的壮志雄心。
“心想,抗日战争我是没机会遇到了,可这甲午战争我得参与,好歹也算是上了战场了,到时候我非得多杀他几个小鬼子来解解恨。”
就这样,叶子龙报了名当了兵,在丁汝昌手下做了一名小小的普通哨兵。
日子不多。
经过在清军训练营的短暂训练之后,最后便随军开赴了威海卫。
日军狼子野心,不仅起初以“东学党”作为渗透,想吞并朝鲜,更想今后趁机入侵大清。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甲午年,全国军民为抵抗日军侵略,中日正式宣战,史称“甲午战争”。
当时中国的皇帝正是年轻有为的光绪皇帝,想要刷新政治,富国强兵,有些爱国心肠,但是光绪一个人怎么能行?在他身边都是一群贪官污吏、贪生怕死的守旧派。
别人不说,就说那个慈溪老贼,就是头一个投降派,后来光绪皇帝毅然颁旨对日宣战。
朝鲜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有好的邻邦,世世代代就是中国的保护国,朝鲜有难中国不能置之不理,决不能让日本吞并。
应高丽国国王的邀请,光绪皇帝刷至六路派将,海陆齐动,发动三十二万大军与日作战。
起初东北地区战役。
(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1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沿岸清军大部闻讯溃逃,坚持抵抗的聂士成部亦寡不敌众。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在日军第1集团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10余天,清军竟坐视。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清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为此清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于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山东地区战役。
(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列强态度的急剧变化和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搁置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
第七十四章:甲午战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