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8章 冰湖之战二[1/2页]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百人一个方阵,在湖面上秘密麻麻的排列着。都是三排横队。
  每一个方阵之间都是数门骆驼炮。
  “骆驼炮,目标札萨克图汗部敌人阵线,开火!”炮兵军官们纷纷下达了命令。
  安三溪眯着眼睛,因为西北风从敌阵那边吹来,带来了大量的雪沫子。
  尽管带着墨镜,雪沫子是不能落进眼睛里的,不过噼里啪啦的打在镜片上,让人条件反射的眯起眼睛。
  现在风镜和墨镜二合一,是骑兵军和步兵军的标配。
  因为有废旧橡胶再生技术,还有平板玻璃技术,做风镜没有任何难度。这种软的橡胶风镜带有几个通气口,避免眼睛周围出汗。
  而白光镜片外侧带有凹槽,可以插入墨镜镜片。
  在蒙古高原作战,必须要装备墨镜,因为雪原之上非常容易得雪盲症。
  这些85公斤的佛朗机炮快速开火了。
  轰轰轰!一门接着一门的喷出火焰。一磅重的实心球形弹铅球,呼啸着向对面一里地外札萨克图汗部阵线飞去。
  “冲,全体冲上去,和他们肉搏。”赉胡尔大汗声嘶力竭的喊着。
  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天气里,人的脸上都蒙着皮子。呼吸出来的水汽,在睫毛上结成冰珠,胡子头发上全是冰霜。
  背后的大风还吹来雪沫子。俗称大烟炮儿,往人的脖领子里钻。
  这种气候下,人极容易冻死。
  喀尔喀人都用皮子把自己裹成了球。奔跑都变得笨拙了。五百米正常需要跑两分钟,可是他们穿的太厚实,膝盖都不能完全弯曲,他们至少要在光滑的冰面上跑三分钟才能接敌。
  如果不停的摔倒,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湖面上也不完全是平的,有很多突起的冰块高达一两米。这种奇观在贝加尔湖上,也十分常见。这是应力不均匀造成冰层挤压,爆裂的结果。
  他们现在的弓箭都用不了了。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长矛和弯刀。
  弓箭是有着苛刻使用条件的。南方潮湿的地方用不了,筋角复合弓是粘贴起来的,吸水会分层爆裂。弓弦是动物的肠子做的,吸水会软掉。
  而在极寒的天气下,弓箭在冬天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硬,难以拉开。随着温度降低,弓体本身会快速变硬。
  十个力的弓变成十二个力的虎力弓。从而拉不动。
  甚至僵硬的弓体失去弹性,无法使用。
  古代多使用的是筋角复合弓,俗称“角弓”。也就是加装有动物筋腱、牛角和胶水的弓箭。寒冷的温度会使这些材料变硬,平白会增大其一些磅数,甚至能比以往提高个一二十磅的拉力。
  这时弓手若是再想开弓射箭,就要比春天、夏天和秋天等温暖的日子,多用一些力气才行,甚至是可能一到冬天就拉不开弓了。
  冬天温度低的时候,弓手要是想给弓箭上弦,甚至还需要用火把弓“烤软”一些才能完成上弦。
  现在蒙古包里冷的要命,一群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防止半夜冻死。怎么可能有大明内地的条件,有专用的弓箭柜子,里面还有火盆。
  他们的干牛粪,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只有做饭时才舍得用掉一点点。毕竟要熬过整个冬天呢。没有热食会冻死的。
  他们只能为了保证能够及时使用弓箭,会把角弓放到被窝里、怀里保温。或是将其放到温暖的烧牛粪的炉子旁或是烟囱旁。
  这也是为了保证角弓的温度适宜,便于及时使用。另外还必须要经常的擦油保养,防止虫蛀鼠咬。
  现在这么冷,呆在野

第1918章 冰湖之战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