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35章 布喜娅创业一[2/2页]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部分是本地的野人。他们被抓到后,强制带到城市里,学习汉语和劳动技能。逐渐变成了工人。
  这种强制归化,当然有很多问题。比如总有怒傲不逊的,总有犯罪的。不过总体上,经过胡萝卜和大棒政策的夹攻下,他们还是适应了新式的生活方式。
  一旦他们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的便利,就再也不愿意回去当野人了。
  布喜娅结束了杨家的女仆工作后,去了学校读书,一年速成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然后,她利用小娘皮和林月如她们临走时赏赐的财物,自己注册了一家木构件儿工坊。
  她把自家亲戚和本部落的人都拉了进来。
  她和他爹爹亲自去山里找到了部落。
  部落还是老样子,大冬天的在竖井里苦熬着呢。一个个连冻带饿的,都半死不活的。冬天就是这样,能熬过去就再活一年。没熬过去,就完蛋了。
  他们赶着马拉爬犁,带去了几百斤米。还有冷冻的鲸鱼肉。
  部落里的人都沸腾了。大冬天的居然给他们送食物。老人小孩都馋哭了。
  大米倒进巨大的铸铁锅了煮了起来,部落老乡们又往里扔了很多干菜,蘑菇、冻肉沫子。布喜娅从怀里掏出一小包盐,纠结了半天,还是扔了一小块进去。
  看到有盐吃,大人小孩都激动坏了。
  布喜娅一家被抓住有两年多了。部落里以为他们都不在了。没想到他们在汉人的地界上混的这么好。人人都很羡慕。
  布喜娅对大伙说道:“如果你们跟我下山,来我的工坊干活,就天天能吃米粥,还有盐吃。”
  闻着米粥的香味,他们一阵骚动,他们受不了这种诱惑。可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上,对山下的生活充满了恐惧。
  今年尤其难过,去年野生动物少,他们并没有积攒够足够熬过冬天的食物。正在发愁,正好布喜娅一家来了。还带来了急需的食物。
  他爹爹最终说服了长老们,整个部族五百多人全部下山,去了布喜娅办的工坊。手巧的学做木匠,笨的去伐木。老弱负责烤房。
  毕竟工坊做木构件是二十四小时三班倒,不停工的。没有时间等待木头自然阴干。虽然自然阴干的木材性能更好。但是谁也不会等三四年再用。都是用烤房烤干的。
  东北的木材遍地都是,全是原始森林,要多少有多少。开木构件工坊,最大的好处是原材料基本不花钱,只要付出伐木工人的工资就行。
  他们一般在冬季全体上阵,上山伐木,然后把去掉枝丫的原木捆上绳索,从积雪的山上拉下来。冰雪可以减小阻力,拉着非常省力。
  要是夏天可就完蛋了。遍地荆棘,根本弄不动。
  布喜娅这么着急赶回部落,就是为了冬季尽快开工伐木,趁着冰雪还在,把一年需要的木材都弄下山,储存在自己的仓库里。以后,随着生产进度和需要,分批烤干原木。
  (本章完)

第1935章 布喜娅创业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