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殿上论对,律典至衡正儒法[1/2页]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海客无心随白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叔。”
      淬心殿上,蔺重阳在向帷幕后的夏戡玄行礼之后,径自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假期总是短暂的,虽然对他来说差别并不大,只要不是闭关潜修,在哪学习都一样,毕竟练功效率摆在那。
      “最近反馈回来的消息都在桌上,你先看,看完之后谈谈看法。”
      近些年外出创业的儒生,大多都做的不错,在地方上站稳脚之后,很大程度上为德风古道分担了压力。
      若是按照未改革之前的体制,地方上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反馈来淬心殿,不仅徒增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也会因为反馈不及时而出现一些问题。
      而在改革之后,地方上的事情都由当地的支脉处理,只有他们解决不了的,或者权限不够的,才向总部反馈。
      优点自然是明显的,但缺点也不是没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尚是未知数,而在其中起决定条件的,恰好是当任主事。
      主事的能力与人望越高,各支脉便被腐化的越慢,能力与人望越差,被腐化的便越快,儒圣明德主事,与德风古道主事可是两个概念。
      蔺重阳将桌上的卷宗一卷卷拿起,看完之后再卷好放下,将十数卷的内容全部看完后,出言道
      “目前看来还不错,但若无后续管理,变质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在站稳脚跟之后,他们便成了既得利益者,随着时间的发展,尸位素餐之人,相信不会是少数。
      我甚至觉得,其中一些人正事不做不说,反过来还会对德风古道指手画脚。”
      初心,有多少人能保持初心,现在是有夏戡玄压着,这些人都翻不了天,只能乖乖干活,等以后由他接手,还是一切照旧,但再往后呢?
      人治就是有这么个不好处,全看当权者的能力,一旦能力不足,“各路诸侯”听调不听宣什么的都不过是迟早的事。
      这行吗?那肯定不行。
      组织上支持你坐到这个位置,那肯定是希望你多做实事,多为苍生着想,弘扬儒门精神。
      而不是尸位素餐,败坏儒门名声,还给德风古道添乱。
      “那你说该怎样解决。”
      人治这事,解决起来说容易也容易,但说困难也困难。
      终归还是考验当权者的能力,第一代改革,第二代守成,到第三代之后,这些人就习以为常了。
      压力主要在第一代以及第二代,第一代要将政策推行下去,同时压得住下边那些蠢蠢欲动的反对派;第二代要将政策稳固,不能让反对派找到复辟的机会。
      当然,这是还把先天人当人的做法,不当人的做法夏戡玄也有,但他还是想听听蔺重阳的观点。
      “把绩效抓起来,让众人知道,别想着在一个地方混吃等死,你若是不愿意做,你若是做不好,有的是人愿意去做,并且比你做的更好。
      而效绩累积的回报,便是在万象真藏之中进修的机会,毕竟也不能又想让他们做事,又不想给他们应有的待遇,那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儒门是什么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化之举影响深远,所以,要广撒网,多捞鱼。
   &nb

第三十一章:殿上论对,律典至衡正儒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