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问道。
      谷憷
      “在下蒋显!”蒋显礼貌的回礼。
      “在下曾书!”那人也是回礼。
      听得曾书说话,小丫鬟快速扫描公示栏,很快就在公示栏中看到了曾书两个字,嘻嘻笑道:“您也中了。”
      曾书如蒋显一般淡定,只是对于这个小丫鬟有些不解,蒋显回身说道:“绿意,不得无礼。”
      ‘无...无礼?绿意愣了下,赶忙闭上了嘴巴。
      这可是街头,不是家里,在家里可以跟公子随便说,但是在外人面前,这可就有些没礼貌了。
      “曾兄请多包涵!”蒋显又向曾书拱了拱手。
      曾书笑着摆手道:“无妨事!”
      就在曾书与蒋显俩人对话间,周围不断投来赞许,还有羡慕的目光。
      “唉,好羡慕啊!”
      “是啊!”
      “原本以为这次可以考中,却不想第一轮就没有过;”一个年轻人叹息一声,抱怨道:“看来我等注定与官场无缘。”
      以往朝廷从未举行过这种考核,这一次没有考中,以后还有机会吗?
      “诸位何故如此丧气?”
      曾书随口问了一句,却让周围的人,立时闭上了嘴巴,但是脸上却写满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自然不用丧气,因为你已经通过了第一轮考核。
      “诸位!”曾书说着,又向周围拱手道:“只要我等想要为朝廷效力,自然是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曾兄所言极是!”蒋显也是附和道:“一次未考中而已,大不了明年再考就行。”
      “明年?”
      “呵呵!”一人叹息道:“明年朝廷还会举办科考吗?”
      “对啊!”
      “唉!”
      看着一帮人垂头丧气的样子,蒋显却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却对周围看了一眼,问道:“诸位,可听闻过武举?”
      “武举?”又一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大汉已经举办了四届武举考试,而且朝廷已经做出了规定,每三年就会举行一次武举考试。”
      等到那人话音刚落,曾书笑着道:“那不就得了,我大汉能够长期举行武举,武举也是科考的一种,只是武举是武考;”说着他顿了顿,然后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说道:“我们现在参加的只不过是文考而已。”
      “以后还会举行文考?”
      “当然!”曾书肯定的道:“陛下突然开科取士,定然是为了给我等读书人,一个给朝廷效力的机会。”
      “此话当真?”有一人有些激动的样子问道。
      “这是自然!”曾书点头道:“我大汉现在疆域辽阔,全国各地需要大量的官员,而这些官员,自然就会通过这种方式选拔。”
      “为什么?”那人反问道:“以往朝廷选拔官员,都是各地通过察举举荐,以后为何就不会呢?”
      “哈哈哈!”曾书笑道:“陛下既然开了这个先河,怎会只举办一次?”说着他故意顿了顿,然后问道:“诸位可曾听过陛下出尔反尔的事情?”
      所有人,几乎同时摇头。
      若是说陛下刚登基时,他还很年轻,朝廷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由丞相做主,可是随着大汉将国都迁至长安之后,天子逐渐掌控朝政,每一次做出的决定,都成了长久的国策,最多也只是不断完善。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未听到皇帝朝令夕改的先例。
      “说得好!”突然一位三十多人的男人,朗声说道:“这位兄台所言在理,大汉需要发展,这科考的制度,肯定会延续下去的。”
      这人原本只是在外围观望,可是这突然一嗓子,惊得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特别是蒋显,他急忙一拱手:“陛...”
      没错,这人就是大汉天子刘禅,今日是朝廷张榜的日子,刘禅故意混到街头,想看看考生们都是什么反应,比如对于朝廷举办科考的想法。
      刚刚听了好一会儿,他很满意。
      这些人,好像很在意科考。
      这是好事情。
      只是,蒋显才刚说一个“陛”字,刘禅就瞪了他一眼,然后抢话说道:“毕竟科考制度,比起察举制度,更加的公平。”
      “察举制,选材范围太小,基本都是相熟之人互相举荐。”
      “但是,我大汉疆域如此辽阔,如何能保证让所有有才之人,都能有机会为朝廷效力,而不是被埋没?”
      刘禅话音刚落,有一人却摇了摇头,道:“这位先生,察举制是我大汉数百年的选拔官员制度,怎可说废就废?”
      “况且,在下听闻,陛下此番选择科考,也是因为我大汉初得并州,急需大量的官员,所以才举办了这场科举考核。”
      这人明显是反对刘禅,蒋显见过刘禅,那是数年前,刘禅去过他们家见蒋琬,他是蒋琬的次子,自然是见过刘禅的。
      此时有人当众反驳皇帝,他无法视若无睹,可是他刚欲开口,就见刘禅眼神制止,然后呵呵笑道:“制度,好的制度必须延续,但若是明知制度有缺陷,还一味延续这种制度,那就是祸国殃民。”
      刘禅这话说得太直接,那人看了刘禅一眼,旋即笑了笑,然后问道:“想必先生应该已经通过了这场考核,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这人说话这么拽,想必是通过了考核,所以才会在此大言不惭,若是他并未通过考核,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下文单!”刘禅朗声说道。
      只是,刘禅这话刚一出口,人群中突然有一人激动的道:“草民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人的话,不止是惊住了围观众人,同时也惊到了刘禅。
      因为刘禅在外面一直是以文单假名,可是这人怎会知道,文单即为刘禅?
      “陛...陛...陛陛下?”
      所有人顿时都是惊恐不已,特别是刚才问刘禅姓名的人,整个人被吓得脸色惨白。
      “陛下!”
      已经被人揭开了身份,刘禅现在若是再装,也是装不下去了,再说这里是长安,身边又跟着数十位禁卫,而且刘禅也是出入过战场,还有很能打的皇妃??随驾。
      “免礼吧!”刘禅对人群中参拜那人微微抬手,说道:“没错,朕就是刘禅,大汉的皇帝。”
      喔靠——
      刘禅这话刚一出口,围着刘禅的人,立时向后退却,然后几乎同一时间,向刘禅躬身行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免礼吧!”刘禅也不装了。
      本想微服私访记,可是不料被人当众揭穿,刘禅看了一眼这一群人,他们都是参加过这场科举的人,只是大部分都是没有考中的人。
      同时,也从他们刚才的谈话中,听到了他们的心声。
      “诸位!”刘禅突然问道:“不知诸位觉得,此番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对我大汉是利还是弊?”
      “诸位不必顾忌,尽可畅所欲言。”刘禅补充道。
      也就在刘禅说话间,原本在暗中保护刘禅的禁卫,突然也都从四面八方走了过来,将这数十人团团围住,同时时刻警戒着外围,不再允许任何事靠近刘禅。
      他们这会儿是很紧张的,这大街上,皇帝若是遇到什么危险,他们就算有百颗千颗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只是,听刘禅的这个意思,似乎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还想与这些考生谈谈人生。
      刚才还谈笑风生,可是真当刘禅主动问他们时,可就没人再敢胡言乱语了,不过他们心里是激动的。
      因为既然确定这人是当朝皇帝,那他说的话,自然就是未来大汉的国策,皇帝说以后还会举办科考,而且还说只会保留好的制度,不好的制度,就得被废除。
      “陛下!”
      见众人都不敢说话,倒是那曾书拱手说道:“陛下推行科举考核,这是对大汉百利而无一害的英明之举。”
      “哦???”刘禅故意皱眉,问道:“汝说说看,怎们个百利而无一害?”
      ......
      ......

第305章:开科取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