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难道汉军已经开始进攻了吗?
      只是...四声炮响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就在曹芳心急如焚的时候,陈泰从外面进来,也不再等候宦官去通报,他刚一进屋,就向曹芳躬身道:“陛下!”
      “丞相,情况如何了?”曹芳焦急的问道。
      “汉军...”陈泰眉头紧皱,叹息道:“汉军已经下了最后通牒,限陛下一炷香内,开城投降。”
      “否则...”
      “否则!”
      “否则,他们就要炮轰洛阳城。”
      听完这句话,曹芳嘭的一声,瘫坐在地上。
      “陛下!”陈泰蹲下身子,想要扶起曹芳,可是曹芳已经浑身瘫软,汉王炮的威力如何,他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刚才那几声巨响,他是能够感觉得到。
      这东西,威力很大。
      “陛下!”
      “快拿个主意吧!”
      陈泰现在也很着急,汉王炮的威力,他是已经见识过了。
      “丞相!”曹芳问:“我军能挡否?”
      陈泰肯定的摇了摇头,道:“刚才汉军向南门楼发射了一枚炮弹,南门房顶已经被炸烂。”
      “丞相意欲让朕投降?”曹芳又问。
      陈泰依然摇头,他道:“东北角有一道小门,陛下可立即从此门逃离洛阳,陛下走后,老臣拼死与汉军厮杀,为陛下争取逃亡的时间。”
      当初其他文官劝谏曹芳迁都,陈泰是反对的。
      但是这一刻,他却希望曹芳赶紧逃走。
      此前他是不知道汉王炮的威力,还有就是,他并不觉得,汉军会大举进攻洛阳,即使进攻,天子在洛阳坐镇,十三万魏军定能挡住汉军。
      只是这一刻,他没有了这个底气。
      汉王炮射程一千五百步。
      如今汉军的炮兵,距离城头不到六百步,这就说明汉军的汉王炮可不只是要攻击城楼,一旦开战,恐怕汉军真的会直接攻击洛阳城。
      逃——
      曹芳闻言,不由得想笑。
      一个月前,有很多文臣,其中还包括他的亲爹济南王曹楷,都劝他暂时离开洛阳,避避汉军的锋芒。
      可是,他拒绝了。
      因为他是大魏的天子。
      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怎么能够率先逃跑呢?
      可是现在,当初支持他坚守洛阳的陈泰,也让他从小门逃跑。
      只是,现在又能逃到那里去?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魏一直在忙着散播谣言,想要使汉军自乱,如此不用打,汉军可能就退了。
      很可惜。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汉军并未自乱,反而是一路势如破竹,大魏现在也就剩下洛阳一城一地,其余州郡或是被汉军攻占,或是主动投降了汉军。
      “朕往哪里逃?”曹芳长叹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陛下!”陈泰急忙说道:“逃到哪里算哪里,只要离开洛阳就行,只要陛下还在,我大魏就还有重新复国的希望。”
      “陛下,快走吧!”陈泰催促道。
      “罢了...罢了...”曹芳摆了摆手,仰天长叹一声说道:“降了吧,投降受辱也只有朕一人,洛阳城的军民,却可免生灵涂炭。”
      “陛下!”陈泰继续劝阻道:“陛下不可降。”
      “陛下不可降!”
      曹芳摆了摆手,道:“朕是皇帝,那孙权也是皇帝,既然孙权都能够开城投降,朕也亦然。”
      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的艰难的。
      但是曹芳现在也没有了别的选择。
      逃跑——
      或许可以,因为这一个多月,他早就知道,汉军并未将洛阳围死,留下了东北角的一道小门。
      可是——
      他不想走,因为他相信,即使他逃出了洛阳,用不了多久依然会被汉军抓获,到时候依然是死。
      “陛下!”陈泰说着,突然哭泣起来。
      大魏立国数十年,他们陈家两代侍奉大魏。
      可是今日,大魏就要亡国了。
      “没用的东西!”
      突然殿外出来一声怒吼,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惊得曹芳与陈泰都是一愣,等他俩回头看向殿外。
      “儿臣拜见母后!”
      来人是大魏皇太后郭女王,曹芳原地向郭太后微微行礼:“母后赎罪,是儿臣无能,弄丢了大魏的江山。”
      “皇帝!”郭太后沉声道:“汝真的想好了,要去向汉军投降?”
      “是!母后!”曹芳道:“儿臣想明白了,儿臣一人受辱,或可让洛阳百姓,免遭杀戮。”
      郭太后也是楞了一下,旋即道:“皇帝,汝是大魏的皇帝,我洛阳尚有十三万大军,还有坚固的城防,汝怎可轻易将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母后!”曹芳道:“非是儿臣想要如此...那汉军的炮火实在太过于强大,若是坚持不降,等到汉军炮火轰击,我洛阳的十三万大军,还有近三十万百姓,怕是都将要遭到灭顶之灾。”
      闻言,郭太后也是沉默了。
      诛杀司马氏之后,皇帝就如同转了性子,若是有一丝机会,他定然是不会选择投降。
      但是,郭太后身为大魏皇太后。
      她不甘。
      她不舍。
      大魏至太祖建立基业,文帝受献帝禅让建立大魏,历时已经三十三年,算上燕王曹宇的短暂时期,大魏已经历四帝。
      就这么没了吗?
      就在郭太后愣神间,曹芳命令宦官,取来玉玺,然后与丞相陈泰一起,缓步走出了御书房。
      洛阳城外。
      刘禅看着城楼,淡淡一笑,然后问刘谭:“谭儿,汝以为,曹芳今日可愿投降乎?”
      刘谭顿了一下,笑着说道:“父皇,不管曹芳是否投降,今日曹魏必亡。”
      “他若不投降,一会儿就炸平了这洛阳城。”
      “哈哈哈!”刘禅闻言笑了几声,旋即摇了摇头,道:“父皇若是想要强取洛阳,又怎会等到今日,早就炸平了洛阳城。”
      “记住父皇的话——”刘禅道:“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受伤害的永远也是老百姓。”
      “诺!”刘谭应了一声,道:“儿臣谨记!”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禅补充道:“这个道理,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是至理名言。”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若是能不动刀枪,就能完成天下一统;”刘禅又道:“父皇宁愿一场战争都不要爆发。”
      刘禅说的是心里话,他是真的不愿意看到战争,他也不是一个好战的君主。
      战争实在是太过于残酷了。
      这几十年来,大汉打了太多的战争,但这都是为了让天下早日归于一统。
      因为,只有天下一统,才有可能减少战争,甚至杜绝战争。
      ......
      ......

第426章:艰难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