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夫纲此时不立,更待何时![1/2页]

新唐御用匠人 一枕到天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根据传说,聚宝盆本身应该是一个泥瓦盆,所以才会大部分时间都明珠蒙尘,偶然之下才会被穷苦之人得到从而改天换命。
      否则别说富丽堂皇珠光宝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宝贝了,就算是个金属的,也会因为金属能卖钱引发乡民争抢。
      只有廉价如泥瓦,才会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于是李听白准备客串一次泥瓦匠,所用材料也是花园中随意挖的黄土,连陶土和粘土都不是。
      但那又如何,我李某人从出手不看材料档次。
      当即筛土添水,和为泥巴,然后在花园中的石桌上捏了起来。
      可黄土实在不是这块料,快一个小时了,他还没有把一个造型简单的盆捏出来,不是这里塌陷,就是那里歪斜,总不能成型。
      又一次失败后,李听白不得不停下来想想办法。
      要不,换材料?
      那怎么行,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刚刚放下的豪言壮语还犹在耳边呢。
      所以就只能用点什么手段,来增加泥巴的可塑性了
      有了!
      棉花!
      嘿,我只说了用黄土,又没说只用黄土。
      其实这个办法早已有之,泥塑行当一直把这个窍门当作不传之秘,托互联网的福,总有人为了个人一时利益,把诀窍公之于众。
      当然,这种做法往小了看肯定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利于传承发展的。
      这不,国公爷今天不就用上了,不然要是让他自己想解决办法,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脑细胞。
      李听白取来新疆长绒棉,撕成小朵均匀的覆盖在泥巴表面,等完全覆盖之后,用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摊在平地用木棍反复捶打,让棉花和泥巴更好的粘连在一起。
      这就是传说中的棉花泥了。
      李听白使用的棉花并不多,但就是这么一点棉花,经过反复捶打后也已经有了藕断丝连的效果。
      其实真正的棉花泥可没有这么简单,前面繁复细致的步骤就不说了,光说到了这一步也还不能直接用,需要把泥巴包上油纸放置地窖中窖藏三个月以上方才可以。
      不过李听白又不是用来做精巧的泥塑,眼下已足够使用。
      加了棉花后果然大为不同,泥巴中的棉絮就好像钢筋混凝土里的钢筋,起到支撑作用。
      有了支撑,原本扶不起来的烂泥变得可以轻易立起来各种塑形。
      很快,一个不算很圆的泥巴盆就做好了,李听白细致调整,让盆看起来标准了许多。
      然后拿起一把刮刀,在泥盆内外壁和底部都塑造了一些简单的花纹。
      等泥瓦盆阴干后,他望着自己的作品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可以放进窑里烧一烧了。”
      本想用八卦炉,不过八卦炉内的六丁火温度超过了1800度,而烧制泥瓦好像只需要700到900左右,温度再高就一点会开裂。
      于是李听白再次启用了尘封已久的烧窑,把温度控制在不超过700度。
      经过一天一夜的煅烧和自然冷却,聚宝盆终于完成。
      成了,是超凡!
      李听白嘴角弯起,打开窑门钻进窑内把聚宝盆抱了出来,中间小心看护,绝不让任何大小超过灰尘的东西掉落进去。
      因为这个聚宝盆虽然和传说中一样,能不断复制放入盆内的东西,但却有一个限制,那就是永远只能复制一种,第一次放进

第268章 夫纲此时不立,更待何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