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开始洪承畴的奏章送到崇祯帝手上时崇祯帝便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清兵没进攻锦州而是朝东江进发了。
很快李子明和监军吕思齐联名的奏章也送到京城,这份奏章说清军派出了两白旗和两黄旗朝长生岛发起进攻,但目前东江拦住了清军的迅猛攻势,奏章最后李子明向崇祯帝保证,
“宁可死于辽地成辽鬼,决不偷生他处成异乡游魂。”
崇祯帝看完后焦急万分,连夜召来已经升任兵部尚书的张国维,可怜张国维升任兵部尚书之后就没睡几天好觉。这次张国维得到消息也大吃一惊,他也没想到清兵完全不按剧本来,不去攻锦州反而跑长生岛去了。
匆匆赶到崇祯帝身旁时,张国维已经冷静下来,他对崇祯帝说道,“陛下,臣以为长生岛位居海上,建奴一时不会攻不上去,既然洪经略已经率军前往支援,建奴估计是打不下长生岛的。”
崇祯帝也缓过神来,但他又皱着眉头说道,“如今八大总兵十余万官军精锐集结在锦州,总不能一直在宁锦一线空耗粮草吧。”
张国维暗道不好,东江估计一时半会执行不了牵制任务,而明军依靠坚城与清兵作战还行,野战与清兵差距太大,主动进攻的话风险太大了。
张国维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道,“既然战机已经失去,那先令各总兵返回驻地?”
崇祯帝仍然眉头紧锁,显然不满意张国维的计划。过了一会,崇祯帝说道,“十几万大军,往返一次该需多少粮饷?既然建奴去攻长生岛,官军为何不可趁势进军广宁?”
张国维无奈,窘迫的财政让皇帝实在太急功近利了。
见张国维不说话,崇祯帝也很无奈,他觉得朝中大臣提建议方略个个都是运筹帷幄的高手,但是一旦情况有变,或者需要下决断的时候这些大臣又只会让自己“圣心独裁”。
崇祯帝认为既然前番关宁能两度击破义州,那就说明明军还是有推进能力的,那么就干脆直击广宁,清兵一定不会放弃广宁,那样又可以打响他预想中的会战了。
见皇帝也不说话,张国维知道自己今天不表态是走不了了,但他确实不想支持主动进军广宁的作战计划,便使出了官僚最擅长的绝技:拖延大法。
他对崇祯帝说道,“陛下,目前长生岛战况不明,不如等长生岛战事出结果了再议。”
崇祯帝思考了一阵,觉得也确实是这个理,便同意了张国维的意见。
过了一段时间,崇祯帝便收到了【东江大捷】的奏报:
在奏章中,新东江在岸上就顶住了清兵的凶猛攻势,与清兵激战数日,大量杀伤清兵的士兵,清兵的炮队被东江摧毁,两白旗数十白甲兵被击毙,最终清兵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之下不得不撤军。
奏章中特别提到百户苏启瑞与其麾下数百官兵,舍身成仁,与清兵同归于尽,无一幸免,战况
第39章 明廷的新方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