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军在大凌河边惨败,洪承畴带着残兵败卒连锦州都不敢待,一口气润到宁远了。”
      在刚刚修好的长生岛官邸中,李子明向苏媚吐槽道,“这明军真的太菜了,东江兵在南北信口拼掉那么多清兵,皇太极还能转头将洪承畴打成狗。”
      顿了顿,李子明说道,“长腿总兵王朴剃头了,另外,祖大寿也提前剃头了,锦州比历史上更快地丢了。这次是我大意了,应该及时补充弹药的,特么的在复州被清兵拖住了,虽然收回了金州、复州还有旅顺,不过现在辽镇垮了,就剩我们一家和八旗打了。”
      “这么说的话洪承畴没剃头?”苏媚好奇地说道,“那咱们算是大大改变历史了。”
      “嗯,他被崇祯分配到湖广去和农民军作战了,曹变蛟也跟着去了,看起来农民军的压力会比历史同期大不少啊。”李子明说道,“说起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该组建情报组,这老是靠看邸报才知道消息有点不靠谱啊。”
      苏媚点点头,说道,“对的,话说朝廷不是说让那个百户的弟弟去当锦衣卫了吗?能不能从他那下手?”
      李子明说道,“我已经让他在京城发展情报网了,那个百户的弟弟叫苏启青,应该是可靠的,苏启瑞没有儿子,我上疏让朝廷把荫庇给了他,还给苏启瑞修了纪念碑,他看起来对我挺感激的,应该还是可靠的。”
      苏媚无语,想了想,说道,“要不开一家商社?商业据点就是最好的情报据点。”
      李子明一拍大腿,“这个主意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
      提到情报,苏媚又想起一点,说道,“历史上清兵很喜欢用间谍,咱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准备?”
      “那就推行户籍制度。”李子明说道,“现在长生岛加上金复两地人也不少了,而且我们现在站住了脚跟,估计以后会有很多人来投奔,这些人很容易混入清军的间谍,我们可以向后世的某些国家一样,搞个仪式,给所有人都上类似身份证一类的东西。”
      想到这李子明灵机一动,“那就搞一个宣誓仪式,弄几面八旗的旗帜和八旗旗主的名字肖像,铺在地上,让所有入籍的人都踩一遍然后拍照!”
      苏媚挑挑眉,觉得这个做法还真不错,不过他们得回一趟现代采购相关设备。
      除了户籍制度,李子明还开始开办工厂和渔场,此时的辽东地区森林茂密,渔业资源丰富,李子明打算搞林业和渔业:
      这两者在二十一世纪仍然是长生岛的支柱产业。
      除此之外,兵工厂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李子明打算在岛上建一个能生产燧发枪和火药的军工厂,实现部分的火器自给自足。
      其实李子明最想迅速建立起来的是教育系统,无奈现在在辽南读书人实在太少,这些人充当政务管理都不太够,李子明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用更多的读书人前来投靠。
      把眼下

第43章 一些规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