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辽南明军目前在最北面的据点是鸡冠山,这里居高临下,附近又有碧流河,沙河和复州河三条河流经过,若是河面没封冻的话清军想攻上去就得突破三条河流的防线,其难度可想而知。
      李子明也知道这里的重要性,于是派了一支三千余人的部队在这里修建了前哨基地和防御工事,作为阻挡清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清兵进攻在即,又有七个团八千多人的援军携带着大量物资抵达鸡冠山,第二师师长沈克青也亲自抵达鸡冠山,在山上和工事中部署了大量火炮,严阵以待。
      “师长,许宣抚来了。”一个士兵走过来对沈克青说道,沈克青点点头,说道,“带我去见许宣抚。”
      宣抚员,是李子明仿照政委制度搞出来的,当然,李子明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想发财的俗人而不是什么伟大的理想主义战士,所以宣抚员的职责是,“宣”和“抚”:
      “宣”即宣传政策和各种思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李子明毁家纾国多么多么伟大,清兵多么多么残暴,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廷上层多么多么无耻等等。
      “抚”则是安抚士兵的紧张情绪和激励士气,处置突发事件等等。
      当然,大部分士兵仍把宣抚员当做监军,不过比起吕思齐这种根本不把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放在眼里的监军,宣抚员们经常下到基层,和士兵一起的行为倒是赢得了不少士兵的好感。
      沈克青对于宣抚员没什么意见,至少他和宣抚员许一清相处的还算不错。
      许一清原本是辽地的一个秀才,寄籍山东之后考了几次都没考上,李子明在山东招人的时候,他觉得在山东也混不到什么前途,于是便登上了前往长生岛的大船。
      前段日子李子明搞宣抚员制度的时候许一清便应聘成为了第一批宣抚员,当前大部分士兵都对清兵有刻骨仇恨,所以许一清实际上不太需要做很多工作,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按照李子明的意思,编写各种或真实或夸大的清廷黑料,然后散播到清廷那边去。
      沈克青见到许一清的时候,许一清正满脸笑容地接待一群明显是剃了辫子逃过来的汉民,他向这些汉民宣讲了目前辽南都司的三大基本政策:按人头分田,三年不交税,参军有优待。
      这群汉民看起来非常感动,许一清又好言宽慰了几句之后见沈克青到来,便安排这些人去复州。
    &

第51章 宣抚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