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淳闻言一愣,不过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慈?R却突然出声,说道
“父皇尸骨未寒,逆贼尚未伏诛,京师尚未收复,此时登基,我无法接受。”
李子明看着太子,没有说话,吴三桂看这个样子立刻说道,
“殿下此言差矣,闯贼窃据京师,妄称大位,如若殿下不及时登位,怎么正人心安天下?大明无君而闯贼僭位,这不就乾坤颠倒了吗?”
李子明麾下的第一将领王武明也跟着说道,“宁远伯言之有理,而且,殿下,恕臣逾矩,殿下若不早登大统要是南方有宵小之徒贪拥立之功,另立朝廷,那就不好办了。”
李士淳闻言想了一阵,觉得这些将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南方也立了皇帝,那么大明在剿灭闯贼之前怕是得先打一场内战。
于是他对朱慈?R说道,“殿下,您早登大位乃人心所归,臣建议您顺应诸将请求,先与永平府登基,待收复京城之后于京城再举行大典。”
朱慈?R看着周围军将们热切的目光,想起崇祯帝叮嘱他的“顺人心,安兵意”的六字方针,也不再矫情,便说道,
“既然是诸位的请求,我暂且从之,此时闯贼仍然占据京师,一切从简,诸军之重点放在兵事之上。”
于是,朱慈?R在李子明的支持之下于永平府正式登基,定年号为平兴:
意为平定大明的混乱,再次中兴大明。
当然,按照传统,今年仍然是崇祯纪年,明年才会正式使用新年号。
李子明的爵位水涨船高一下子成了辽国公,吴三桂进位为宁远侯,其余各将也是各有封赏。
成功捞取拥立之功后,李子明请求朱慈?R下令让他统帅辽兵进军京师,一举收复北京,朱慈?R自然不会拒绝:
崇祯十七年五月,朱慈?R加封李子明为平西将军,太子太保,下诏让李子明率辽兵进军京师,剿灭闯贼,收复京城
李子明随即在永平府失事祭旗,随即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王武明率领,南下天津卫,控制天津卫之后沿运河北上,另一路大军由李子明亲自率领,直扑北京。
第196章 登基吧太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