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及一众部将连忙表示一定遵从辽国公的指示,绝对不会骚扰百姓。
做好部署之后,林登图决定自己带兵进攻开封,转而派出另一个将领带人去湖广战场和原本左良玉和黄得功麾下的明军汇合,在湖广战场向襄阳发起进攻。
明军这边做了准备之后,李子明直接把要进攻李自成的消息公布出去:
在双方战力悬殊的情况下,这种公开对于弱势一方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实际上李自成当时匆匆撤出北京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李自成当时的计划是若是明军紧追不舍,他就直接退到陕西去,山西和河南都不要了,全力守住潼关,如果实在守不住潼关,大不了重新进入山区打游击就是了。
结果出乎李自成的意料,李子明只是把顺军赶出了山东,收复了一些河南县城之后就不再追击,转而南下去收拾南方的军头去了。
李自成抓住这段宝贵的喘息机会,立刻重新做出了政策调整:
他听取了牛金星的建议,不再把土地分给民众而是分给了士兵:
顺军士兵经历东征大胜之后又在北京惨败的大起大落,加上一大堆战利品得而复失,全军上下士气低落,“恐辽症”愈发严重。
为了迅速提升士气,李自成做主把湖广襄阳,勋阳一带以及河南的土地分给一众士兵将领们,什么,你问为什么不发山西和河南的?
因为山西和河南李自成没有太大把握能守住,这些土地分出去也没什么用。
不过李自成分田地给将士的这个做法遭到了陈新斗和李岩的强烈反对:
陈新斗劝谏李自成道,“士兵短时期内无法迅速提升战斗力,这种做法只会砸了当年大顺自己立的招牌,而且失掉民心,完全是得不偿失。”
李岩也说道,“此时可以取消不纳粮的政策,但收取百姓土地分给士兵的做法是不行的,这样会激化士兵和民众的矛盾,把人心推向明廷一方。”
李自成对于两人的劝谏不以为然,北京得而复失让李自成对陈新斗和李岩两人有些失望,他觉得当时东征的时候就不该打北京,如果就在山西停下,别的不说,继续让崇祯帝管着大明的话,大顺就能蒸蒸日上了。
结果打下北京之后,头铁的崇祯帝挂了,换了一个平兴皇帝上来,实际大权掌握在李子明手中,蒸蒸日上的一方立刻从大顺变成大明了!
想到这,李自成摇摇头,说道,“必须这样,不然士兵们连仗都不想打了。”
接着李自成说道,“好了,此事不必再议,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应对明军的这波进攻,你们准备一下,我下令召集其他将领文臣共同商讨此事。”
看到李自成的态度,李岩苦笑地对陈新斗说道,“闯王还是变了。”
陈新斗也叹了口气,他说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这次我准备去太原,姜
第237章 李自成的应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