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明没有接受苏启青的劝进,反过来向苏启青介绍起了一串苏启青听都没听过的玩意:
诸如什么立宪,什么“我最多只能保证我自己不昏庸,至于我以后的事情,那只有天知道”之类的。
实际上苏启青并没有太听懂李子明的意思,他只是大概琢磨出了李子明的意思:
李子明想要建立一个君王受到限制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国家大事将由所谓的“代表”们来负责,而代替君王进行政事管理的,则是所谓的“政党”。
总之,尽管李子明说了不少,但苏启青听得一脸懵逼,搞到最后,他只清楚了两点:
一是李子明不想当皇帝,二是李子明想限制皇帝的权力。
李子明看苏启青的样子,就知道他其实根本理解不了他所设想的简易版立宪制度,在李子明设计的这套立宪制度之下,大明皇帝将不再插手国事,国事将由执政党负责,而执政党将受到监督党的监督与质询,基本上就是将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简化之后搬了过来。
虽然看起来连苏启青这种在锦衣卫混迹多年的人都不太了解所谓的立宪是怎么回事,但李子明不会放弃,如同清末的孙先生说过的一句名言那样:
“如果说一个人不识字就不能进学堂,那是相当荒谬的,相反,正是因为不识字,所以才要进学堂。”
不过苏启青的反应也给李子明提了个醒,他决定提前做些工作,和一众中枢官员们好好谈谈,同时开始在报纸上进行造势。
告别苏启青之后,准备
第299章 江与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