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从沉睡中苏醒,被自己放出已有一百来年,但现在很是惶恐不安的六耳,燃灯虽然依旧保持着淡漠的神情,但内心则是稍微的有点苦恼,以及一点点的不知所措。
若不是想在六耳面前保持一点该有的形象风范,那燃灯说不得已经要挠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一下该怎么当师父的问题了。
虽然说燃灯在六耳苏醒后,故作高人风范,并没有马上收六耳为徒,而是对六耳说什么机缘未定,暂且观之的模棱两可之言。
但燃灯自己也知道,这只不过是自己“故作矜持”的一点表面姿态罢了,六耳这个徒弟肯定是要收的。
试问在这洪荒之中,燃灯一个穿越客会拒绝一只十分想要拜他为师的猴子吗?
答案是肯定的,既是会,也是不会。
会拒绝,那是因为猴子是普通猴子;不会拒绝,那是因为猴子不普通。
特别是这不普通的猴子,还是属于最标准答案之混世四猴的时候,那燃灯表示自己是根本没心思去拒绝的。
所以才有了当初燃灯送六耳五色擎天柱的举动,算是对六耳这个徒弟的一种内定了。
只不过燃灯觉得猴子嘛,容易心猿意马,心神难定,需要打磨一番。
故而燃灯在六耳从沉睡中苏醒,自己将其放出来后,才会显得有些“矜持”,没有让他叫自己师父,只是让其以道长称之。
甚至在突破期间,燃灯偶尔简单教导六耳时,还会故意装出冷淡严肃的态度,就是想熬一熬六耳的性格。
但也许一来是燃灯没有任何当师父的经验;二来也许是燃灯太过自以为是了,固执的认为六耳就应该具备心猿意马,心神难定的天性;三来嘛,也许是燃灯太过严肃了一些,再或者还有其它一些小原因,
总之不管怎么样,导致现在的六耳有点不符合燃灯想象中的样子。
“想象中的样子?我想象中的猴子模样吗?明白了,是我太过着相了,终归六耳不是那只猴子,我又何必去强求呢。”看着一脸惶恐不安的六耳,燃灯终于明白是自己这个师父的教导方式出现了问题。
燃灯很清楚六耳是一只六耳猕猴,此猴若立于一处,能知周天宇内之事,天地生灵但凡有言,亦能知之,因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而在这种能力的天然影响下,六耳的猴性当是少之又少的。
反倒是在天赋能力的影响下,是一个天生道心通透且坚定之辈。
这也可以解释在原本轨迹中,六耳为什么会冒诸多的风险而求道了。
“所以我若再照着先前的方法去教导,就算不会适得其反,却也算是方法不当了,甚至搞不好还会毁了六耳,到时候可就悔之晚矣了。”
如此想罢,燃灯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主意。
因此燃灯先是将剩下的先天五行之精收起,然后起身来到跪在地上,一脸惶恐不安,甚至身躯都有点微微颤抖的六耳面前。
接着,燃灯散去了脸上那装出来的淡漠神情,对其淡淡一笑:“猴儿,你当记住,男儿膝下有黄金,不可轻易跪之,故而且先起来吧。”
“道长赐六耳宝物,为六耳开灵启智,更是对六耳百般教诲,六耳纵是膝下有无尽天地,也当随时跪之,只要道长不恼怒六耳,不赶六耳走就行。”
六耳说罢,也不
第52章 不必强求早有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