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为官之道[1/2页]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通判气呼呼的走进县衙。
      “还不去把知县给我找来,跟着我做什么?”
      两个衙役慌忙往外走。
      “你们的押司何在?”
      “回大人话,我们凤凰郡是小县,没有押司。”
      “县丞呢?”
      “县丞已经升为知县了。”
      秦通判这个气啊,“你这人说话倒是俏皮。”
      “谢大人夸奖!”
      这两个衙役,是潘小安特意挑选出来的。
      他二人胆子大,不谄媚,不欺下。唯一的缺点就是嘴碎。
      秦通判被弄的很无语。上一个衙役说话慢的像树懒,这两个嘴碎的像羊驼。
      潘小安带着许胜,王利两个捕快在沭河北岸查看水情。
      从秋粮种下之后,就没有下一天的雨。北面河道里的水位,已经下降太多。
      露出的河床,已经皲裂的一块块。几个农夫在用水罐挑水。
      “老乡,这样挑水累不累?”潘小安问出这句话后,又后悔了。
      这问的是个啥子问题。挑水干活能不累吗?
      “不累,只要地里的麦子有水喝,咱就不累。”
      “那你种了几亩地?”
      那农夫这几日忙着浇地,没有去凤凰码头看潘小安审案。
      倒是他的长子认出来了。他告诉那农夫:
      “爹,这是咱们郡上的知县大人。”
      “哎呦,原来是知县大人。小老汉失敬了。”
      “哈哈,老丈莫要多礼。”
      “知县大人…”
      “叫我小潘就行。”
      “不敢,不敢。这可有违伦理纲常。”
      潘小安暗叹一声。“前些时日,不是要求各村修理沟渠,平整土地了吗?”
      那农夫点点头。“里正带我们干了。修理沟渠每人每天给八文钱。开垦出的荒地,我们家分了五亩。”
      看起来,对于这个结果,他还是很满意的。
      潘小安那时候许下的是,壮力一日十五文。这到了村上就变成八文。
      对于这件事,潘小安不打算追究。水至清则无鱼,谁也不会白白忙活。
      “麦子是种下了,可是这老天爷总是不下雨。眼看麦子就要枯萎,不打水浇地,也不行啊!”
      潘小安瞅瞅这些泛黄的麦子,心里也发愁。
      便是后世有机械,每年入冬少雨的时候,家里的十亩地,都要泼一次水。
      现在没有机械化,用扁担挑,这得浇到什么时候?
      潘小安看出这几个农夫有些拘谨,又想快点开始干活。
      他便起身和他们挥手作别。
      “爹,知县大人下地。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大儿,不可乱说。”老农夫却不由得点点头。
      潘小安回到县衙,已经是中午时分。
      秦通判饿得两眼冒光。
      “潘知县,你好大的架子啊!”秦通判一见到潘小安,就开始嘴炮输出。
      “啊,你是谁啊?竟敢坐在我的官椅上?”
      “大胆。这是咱们临城通判大人,你小小知县,怎可如此无礼?”
      秦通判的护卫秦勇大声斥责。
      “呵。那你是何人?比我这个小小的知县还大吗?”
      

第105章 为官之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