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丽服饰的何柏强,当得知以前合作的老客户。
今天一个都没有下订单时,不禁忧心忡忡,当即将展销会负责人找了过来:
“和我说说怎么回事,你和那些老客户有没有接洽?”
负责人苦笑点头:
“我找他们一一都谈过了,他们都说今年只是来看看,并不打算订货。
我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碍于和我们合作多年的面子,没有说实话。
过后,我曾打探过他们的行踪。
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去过新潮流服饰。
而新潮流服饰一直都大发传单,说八折订货。
我估计他们今年都在新潮流订货了。”
何柏强立即否定了负责人的断定:
“不可能,这几个大客户,每年秋装的订单都不低于1亿米元。
就算是我们,都要加班加点才能勉强供应。
新潮流不过是一个新成立的服装公司,如何吃得下如此大的订单?”
他自从看到新潮流推出的新款后,就对这家新公司关注上了。
还特自派人详细的调查了一番,对新潮流的底细门清。
那就是一个空壳公司,连生产作坊都没有一个。
靠找作坊代加工,能吃下一千万的订单,算是撑破天了。
负责人道:“我感觉那个新潮流,处处都透着诡异。
一般的公司,新款出来都会藏着掖着,害怕别人抄袭。
而他们却大发传单,似乎怕别人不抄袭一般。
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打出八折订货的口号。
服装加工的利润也就不到两成,八折订货,他们如何赚钱?”
何柏强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这不过一种营销手段,赚的就是吆喝声,以此打响新潮流的名气。
你想想,他这么一闹,是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知道了新潮流服饰?
新潮流这次能不能接到订单,赚不赚钱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名气已经打响了。
如此一来,今年的冬装。
只要新潮流再推出一些新款,必定能签订不少的订单。
听说新潮流是一个毛孩子老板?
那小子不简单啊,很有手段,将来必定是我们的一个劲敌。
我们不能轻敌,要时时关注新潮流的动向。”
负责人尽管心里还有许多疑惑,但依旧装出一副恍然大悟,一脸崇拜的表情:
“原来如此,今天我又学了一招。”
何柏强很享受这种被人崇拜的成功感:
“在港岛服装市场上,也就只有艾美服饰的林国栋,能和我一较高下。
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的话。
若倭国、新坡、马亚、高丽、台岛、澳岛的老客户。
今年不再我们公司下订单,就是被那小子用什么手段给拉去了。
也只有他才能有那么大的肠胃,能吃得下这么大的订单。
我们目前的大敌就是林国栋,要密切关注他的动向。
明天,你帮我约见冈本等老客户,我要亲自和他们谈谈。”
负责人点点头。
与此同时,艾美服饰的林国栋,也在听着负责人的汇报。
同样认为是何柏强抢了自己的生意。
林国栋同样认为,新潮流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将他的订单都吃下去。
第二天下午,为期三天的金秋服装节,落下帷幕。
这次服装节的大赢家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明远。
接收了世界各地,一共两亿三千六百多万米元的订单。
嘉丽服饰的何柏强,艾美服饰的林国栋,两个服装大鳄的脸都绿了。
他们这次接到的订单,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
由于李明远和每个订货客户,都签订了保密协议。
所以两大巨头至今都以为,是对方抢了自己的生意。
他们就算是打死,都不会相信新潮流,能吞下那么大的订单。
收获满满的李明远,让苗若兰带人将展厅内的东西,都全部搬回明远总部。
他却来到银行,将一半的定金支票,兑换了一千二百万米元的现金。
准备带去国内,当做服装加工的预付款。
剩下的一半支票,兑换成了将近八千万港币,存入了自己的账户。
这次服装节的盈利,即便按照两成预算,也有4千七百多万米元。
相当于3亿多港币。
等安排好订单加工后,回来就可以将孵化园的预设地皮,或租或买下来。
开始种子公司孵化计划。
也好掐断李心怡惦记那块地皮的念头。
三亿多资金,最多也只能孵化三四个种子公司。
首先得将港岛建筑牛人程彦宏收入麾下,孵化一个建筑公司。
这样厂房和孵化园建设,就不用找其他的建筑公司了。
其次是筹建星时代,以及将服装厂建起来,生产高档服装,进军奢侈品行业。
李明远匆匆回到公司,立即将所有的质检员召集了起来。
二十个人,年龄不一,十一个女工,九个男工。
让所有质检员签订了保密协议后,这才打算向他们公开这次任务和工作地点:
“你们明天将随我一起去国内,主要工作就是质检,最低要工作一个月才能回来。
我强调两点。
其一,必须认真负责,要做到保证每件服装都是合格品。
其二,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公司的任何信息。
违反者,必须赔偿公司一切损失。
你们每人都将会分别负责一笔订单。
只要你们所负责的订单没有次品,没有被客户投诉,就算完成此次任务。
将得到奖金一万元。
特别优秀的,特别负责的,再额外奖励不低于一万元。
当然,被客户投诉的,不但没有奖金,我还要严厉的惩罚。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保证新潮流出品的服装,没有一件次品。”
李明远扫视了一圈所有质检员,让王小蝶将所有人身份证都收集了起来:
“你们现在可以回去准备一下了,明天早晨8点,我们在公司集合。
记住,从现在开始,就要遵守保密协议。”
二十个质检员被他这么一说,个个都一脸凝重的离开了公司。
李明远当即又让王小蝶带着他的身份证,以及那二十个质检的身份证。
前去出入境管理署,办理了二十一个商务签证。
这种签证为期一年,可以自由出入边境。
一切都准备完毕,现在只需要去国内找加工厂就行了。
要想将两亿多米元的订单,在最短的时间安排下去。
这次任务非常繁重,至少要跑二十几家大型加工厂。
当然,这些订单在粤省也能消化掉。
但他却不想将订单都丢在粤省。
因为这样会造成粤省的各种原材料紧缺,从而增加加工成本。
所以,他必须还要去闽省和浙省。
如果多一个人帮忙的话,他不但能减轻许多压力。
也能节省一些时间,尽快将订单都安排下去。
这次回大陆,得想办法将李雅戈拿下,将服装这块支撑起来。
这样自己才能腾出精力去干其他的事情。
李明远办完一切事情后,当即开车直奔虹姑家,向虹姑辞行。
虹姑、虹父、虹母三人,正在客厅内吃晚饭。
虹姑一见他来了连忙热情招呼:“吃饭了没有?”
李明远刚准备说没吃,准备在这里蹭顿饭,虹母连忙接话:
“电饭锅里没有饭了。”
她这两天总听虹父劝说女儿,和李明远断绝往来。
说李明远如何不会做生意,而且还是一头倔驴。
将来一定是个败家子,跟着他指定没有好日子过。
虹母耳濡目染,也对李明远产生了看法。
虹父斜眼看着李明远,一脸的嫌弃讨厌和恼怒。
他这次服装节,只接收了六百多万的订单。
而且价格被压得低低的,几乎没有利润可赚。
即便如此,为了养活工人,他也只得咬牙接了下来。
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这个李明远。
他那些八折订货的传单,将整个港岛的服装价格,都统统压了下来。
现在,没有一家港岛做服装的,不再骂新潮流服饰。
李明远不明白,又是哪里得罪了他们,讪讪笑了笑,看向虹姑道:
“我明天要离开港岛,是来向你辞行的。”
虹姑本来见爸妈都甩脸色,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听李明远的话后,立即紧张起来:
“你什么时
第30章 狂赚三个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