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此养育万物,怀养万物。
自然大道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自然大道助成万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长万物,而不主宰控制;
这就叫做玄远幽妙之德啊!
药方:
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
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势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长。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势、事势,因事成势!道理优先,事势在後!
用认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观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销融!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白话译文:
天下有其本源,并以此本源做为天下的母亲。
既已体会得此天地的本源,便可凭藉此来认知万物。
既已认知万物,又回来守着那本源;直到老逝都不会有什危险!
阻塞那向外追逐的感官,关闭向外执着的认知,终其一身都不会困竭!
打开了向外追逐的感官,促就了外在纷扰的事物,终其一身都难以救治!
见得隐微之几,才叫智慧;保守柔弱,才是强者;
用得外现的亮光,当得归复内在的灵明;
才不会遗给自己祸殃,这叫做习於常道,因任自然!
药方:
回到本源,一切就好处理,一切危险都可以度过!
打开感官、开启执着,心向外奔驰,这世界一时间美丽起来;但很快就得衰颓!
常道是有往有复、有来有去的,一个存在事物能如此出入自得,那也就合乎道了!
亮光照人而?人,灵明照人而自照,因为自照,所以明白动人!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白话译文:
要说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认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所担心的却是歧出邪路。
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总喜欢险僻的小径。
朝廷宫宇,何等华丽;田园郊野,何等荒芜!粮仓国库,何等空虚!
身穿文彩华服,手带锐利宝剑,餍足了山珍海味,财货蓄积有余,
像这样叫做强盗头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药方:
不要以为平坦无奇,就没什麽,要知道没什麽,那才能入於大道之门!
那些有权有力的人,总在历史的浪头上,浪生浪死,没几个可以成为中流砥柱的!
小草的哲学是:小人物,但生命却是庄严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
大道在平正无奇,不在华丽文彩!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话译文:
善於建立功业的人,必立下不拔之基;
善於抱持理想的人,必结成不解之缘,子子孙孙的祭祀永不中辍。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自身,内具德性,日渐真实;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家庭,内具德性,充实有余;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城乡,内具德性,日渐长成;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邦国,内具德性,日渐丰盛;
自然大道,用来治理天下,内具德性,日渐普遍;
如此看来,这叫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麽样的呢,就用以上所说的大道之观啊!
药方: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观复其身,让他自己生长!
观是对比而视,是清静的观赏,是如其所如的让它生长!
能放得开,他才能生长,给他天地,比给他什麽都重要!
不必太关心他,把关心转成开心,开开心心的,自在的生长!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话译文:
蓄涵内具德性的丰厚,可好比婴儿一般;
毒虫不来螫他,猛兽不来害他,鸷鸟不来伤他;
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能握持的紧密,他尚且不知道男女两性交合之事
,却会天生自然的勃起,这纯然是乾元之气啊!
他终日号哭而不伤嗓子,这是太和之气所使然啊!
体会得这个太和之气,就只是常道常理,体会这常道常理,就得智慧明白!
贪求生活享受,必遭祸殃;力求事物壮大,必然老逝;
这叫做不合乎自然大道,不合乎自然大道必会早逝!
药方:
柔性的颠覆比起刚性的斗争,有力量多了!他的力量在於真实的生长!
体会自然大道的和气,和气是如其所如的喜怒哀乐,并不是无喜怒哀乐!
柔性的坚持,骨弱筋柔而握固,因为此中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里面!
和谐,不破裂、不迫切,让他来、让他去,他来来去去,就停在那里了!
这叫做常态!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白话译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谈;
夸夸而谈之人,多无智慧。
阻塞了贪取,关闭了执着!
挫掉了锐利,解开了纷杂,
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尘世,
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亲亦不疏,
不利亦不害,不贵亦不贱,
能够因应两端,处其环中,所以为天下所贵!
药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线之两端来思考,而要得环中,应无穷!
因玄故妙,拉成一长远的辩证历程,幽深而识其和同,因为和同
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鲜亮丽,一但习惯,那你就得花许多时间去维护它;回到朴素之
地,它会自然生长!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长久种一株会生长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
象,要重视生命的本体!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溢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白话译文:
用正道来治国,用奇巧来用兵,用无为之事来治理天下;
我何以知道该当如此呢!正因为这样!
天下顾忌禁令多了,人民也就跟着贫穷窘困;
人民的战争利器多了,国家也就跟着愈为昏乱;
人民的技巧机心多了,奇怪邪恶之事滋然而生;
刑罚政令繁琐复杂,偷盗窃贼却有增无已!
基於以上的反省,圣人说:我自然无为,而人民自得其化,
我喜好宁静而人民自得其正,
我无事无扰而人民自其富
我无所贪求而人民自得浑朴!
药方:
台湾俗彦说严官府出厚(多)贼,人为的戮力控制,不如自然无为的调剂!
把理想的坚持挂搭在意识型态的执着上,可能生出很大的力量,但破坏性
的力量将极为可怕!
自然无为吧!不用担心,只要用心、关心,宁静、无扰、无贪,一切会有进境的!
用其机,不如浑其机;用其心,不如浑其心;浑朴自然,任天无为,就是药方!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白话译文:
当政的人看似闷昧不明,其实自然无为,因而大众人民富足亲睦,民风淳朴。
当政的人看似精明能察,其实苛刻剥削,因而大众人民疏隔匮乏,民风浇薄。
灾祸啊!往往就伴随在幸福边;幸福啊!往往也就潜隐着灾祸!
这样的相伴,又何所止呢?那恐怕没有一所谓的正道。
正道往往转成了奇变,良善则又转成了妖异;
人们迷惑的时日已经很久了,
正因如此,圣人立了规矩,不敢以之杀人;
廉洁自持,不敢以之伤人;
正直自守,不敢以之夸人;
反躬自省,不敢以之耀人。
药方:
一种看不出来的生长力量,那是最值得学习的!这叫默运造化。
一直担心祸福的问题,不如真正的回到自身来体会体会,凡是能回到自身
的,就是有福之人!
原则立了之後,便要歇手;歇手才能走出自己的新生命。
要照亮人,但可不要让别人眼睛都睁不开,什麽都看不到,只是一片漆黑!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白话译文:
治理人民,事奉上苍,莫过於俭啬之道;
唯有用俭啬之道才能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
回到先天大道的本源可以说深厚地累积其德,
既已深厚累积其德,那也就没什麽事是不能克服的。
既没什麽事是不能克服的,那也就无法估计其力量。
既无法估计其力量,那就可以拥有国家;
若能拥有国家之本源,这样就能天长地久。
这就叫做:深?其根、固实其柢,长远其生,永久存在的自然大道啊!
药方:
不要那麽慷慨,宁可俭约一点地好,俭约会使得人的生命俭肃而有力量!
长在枝叶的,不必太在乎!你当在乎的是长在泥土里,看不见的部分!
有个道在,一切好办,道是要长养的,不是把捉得到的!
给出一片天地,就能生长!给别人天地,就是给自己天地!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白话译文:
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一样,不可轻易去搅动它!
以自然大道莅临天下,就连鬼怪的作祟都不灵验了;
非但鬼怪不灵验,而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神气不伤人;
非旦它所显现出来的神气不伤人,就连统治者亦不会去逼害人;
鬼怪以及统治者两者都不来伤害人,因此人内在的本性就得以阴阳和合归为一体了!
药方:
不要老考虑势如何?要考虑的是道理,顺道理就能生长!
自然大道的恩慈是:使得那会伤你的也不伤你了;自然大道的狠戾是:使
那原来不会伤你的,竟然回过头来伤你!
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大道所强调的只是这麽一点点!
不要用扫黑的方式,会愈扫愈黑,应当用照亮的方式!
(道德经)道家典着 41---6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