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说话有宗旨,做事有主宰。
那些人对大道毫无体认,因此无法明白我所说所做。
能明白我所说的,那可真是难能;能学习我所做的,那可真是可贵;
因此,圣人外面虽披着朴素的布衣,但内里却怀着珍贵的宝玉。
药方:
真人是被褐怀玉,俗人却是被玉而怀褐;名牌是为俗人妆点的,真人只是
个素朴而已!
话不用多,意思到了,就要停!事不用繁,可以成了,就罢手!
有了共识好说话、好做事;共识虽难,但要用心培养!
最可贵的东西通常是要珍藏起来的,不必现!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白话译文:
能体会得大道之难知,这是上焉者;
对大道无所体会而又强以为知,这是病痛。
唯有对这样之病痛有所对治,这样才能免於病痛。
圣人之所以不患此病痛,就是因为他能对治这病痛,因而能不患此病痛!
药方:
对於自己所知的要知清楚,对於所不知的则常存敬意!
事物之总体本源是难以了知的,但却可以以生命相遇!
去除心知执着,让自家生命回到本源,好自生长!
识得病痛,当可免得病痛,这是认不是的工夫!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白话译文:
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势,那麽人民所发出的更大威力势将来临!
不要狭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迫人民的生长;
唯有居上位者不镇压,因此居下位的人民才不会厌弃它。
正因这样,圣人反躬自省了解自己,而不会限於己见,夸耀自己,
懂得宝爱内在真实的自己,而不为外在的荣华富贵所迷惑;
正因如此,圣人舍弃了後者,而宁取前者。
药方:
居下位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却也是巨大的,官逼民反,天地覆灭,可不慎哉!
人民的力量要懂得去欣赏它、裁成它,千万不要压制它!
统治者是去统那些治者,而不是统统你自己来治理!
自知是一切认识的&网,先明白自己吧!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白话译文:
勇於表现凶狠果敢的人,势将带来杀身之祸;
勇於表现不凶狠不果敢的人,才能存活起来。
这两者有利有害。
自然大道就是厌恶勇於果敢的人,这又有谁知道它的原因呢?
因此即使是圣人还是很难了解这道理。
自然大道不竞争而善於取胜,不说话而善於感应,
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胸怀宽广而善於谋画,
上天所布下的天网虽是宽广的,稀稀疏疏,却丝毫没有漏失!
药方:
有人激你说你敢吗?,那就厚着脸皮告诉他,我真的不敢!
世间事有一自然的奥秘在,真的是疏而不漏,且宽宽心吧!
用命令的,不如用说的;用说的,不如用感应的!
奥秘不是让你去认知的,而是让你去体会的!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
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白话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奈何以死亡来威胁人民呢?
要是人民通常会畏惧死亡,而那些胡作非为的,
我就可以拘捕起来杀掉他们,这样又有谁敢为非作歹呢?
自然的经常之道一直有专门管理杀人任务的人去杀人。
那代替这专门管理杀人任务的人去杀人,这叫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头。
那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说不伤害到自己的手的啊!
药方:
死亡的恐惧是一切恐惧根源,人民连死亡都不恐惧了,这世界就要变了!
若要去挞伐一个人,那就慢些吧!因为有一大自然的奥秘会展开?惩罚的
手段的!
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因为自然大道有其好生之德。
让畏惧转成敬畏,再转而成为敬意,这岂不善哉!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白话译文:
人民之所以饥饿,乃因为居上位的统治者纵欲玩乐收税过多所致,因此人
民受了饥饿之苦。
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乃因为居上位的统治者太过於有为造作,因此人民
难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不惧死亡(轻忽死亡),乃因为居上位的人纵欲玩乐,逼得人
民梃而走险,因此人民才会轻忽死亡。
那一些不把自己生命当生命来看待的人,比起那些纵欲玩乐,老以为自己
生命是最重要的人可要贤德的多!
药方: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样的强不是强力之强,而是能自胜者强,能
够退到後头去的强。
有为造作所可能的成绩仍然是有限的,无为自然才能好自生长!
当属下已不把他们的生命当生命来爱护时,这团体早该散伙了!
尊重是一切领导者所要学习的最重要良方!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白话译文: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後身体反而是坚硬的。
草木万物活着时也是柔软的,而死亡後却是枯槁僵硬的。
由此看来,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往属於死亡之徒,柔和温润的
人才是生存之徒。
因此,依赖强大军力,逞强好战,这难以取胜;
树木高大强壮则必遭砍伐,强大者反而居於下风劣势,柔弱者却可以处在
上风优势。
药方:
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
的好契机。
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
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
死板板的,有什麽好;活生生的才好!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白话译文:
自然之道就好像人们张开弓弦对准目标一样!
目标居高,弓弦下抑;目标在下,弓弦上举;弦拉过头了就放松一点,弦
拉得还不够就再拉紧一点。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减损有余的来弥补不足的。
人世之道却往往不是这样,它竟是减损不足的来奉献给那有余的。
谁能够真让那有余的拿来奉献给天下呢!这只有那有道者才做得到。
正因如此,圣人他能努力实践而不恃恩求报,成就了事功而不居执其功,
他不愿意夸耀自己的贤德。
药方:
自然有一调节性的原理,因此损有余以补不足,但人间世往往西瓜
偎大边,损不足以奉有余。
依道不依势,依理不依力,这原则很简易,不要自己弄混淆了!
放大空间,心胸自然宽广;放长时间,目光自然久远!大时间、大空间,
自有大格局!
跳脱开目前的限制,超越出来,你真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白话译文:
天下间的东西没有比起水还来得柔弱的,
但要攻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比起水还能胜任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水啊!
软弱能胜过强硬,温柔能胜过刚强;
这道理天下人没有不了解的,却没有人能好好去实践它。
正因如此,古先圣人说:能为国家大事而蒙受污垢的人,这就叫国家社稷之主;
能为国家大事而担负祸患的人,这才足以做为天下之王。
以上所说乃是雅正之言,但看似相反尔!
药方:
话怎麽说都不重要,事怎麽开展的,这才是重点,请注重坤(具体性)原则。
语言的最大限制与吊诡就是它具有两面性,解开这两面性,直入本源,你
才能真明白事理。
柔性的颠覆与瓦解势将带来真正的生长,不必太强调刚性的建构!
正言若反,但不一定反言若正,正正反反,要息心止虑,想一想!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白话译文:
调解了大怨,之後,一定有余怨,这怎可以说是完善的结局呢!
因此圣人执拿着债券,却不向人逼求。
有德的人手拿债券亦无所逼求,无德的人手拿着租税章例向人逼索税租;
自然大道是无所偏私的,?永远帮助那有德的善人。
药方:
与其事後还要调节,无宁就不要发生,这要有一点历史发展的智慧!
还它个本来面目,让出一片天地,这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不是吗!
站到里面去,会很挤;站出去,一切不就都好了吗?另立新的生长可能!
什麽是德,就是让他觉得有得,若老让人觉得失去了什麽,这德
就不叫德。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白话译文:
小小的国度,很少的人民,让那些超过十人、百人这样的有才华的人物也用不着,
让人民爱惜生命而不愿意远徙外地,
即使有舟船车轿,也用不着乘坐;
即使有盔甲兵器,也用不着陈列;
让人民回复到远古结绳纪事的时代,
品尝甘甜的食物,穿着丰美的衣服,居住安适的处所,悦乐文雅的风俗,
接邻的国度,彼此相望,鸡啼狗叫的声音,彼此相应感通,人民直到老死
也不必急得往来。
药方:
有了真情相感相应,那就不必用言语急得去沟通,只是鸡犬之声相闻,已
是悦乐一怀了!
尔分我界的观念是人类文明的象徵,这是文明,同时也是文蔽!
生命的可生长性原则是优先於一切的,不要在世俗的势上打转,把自己都
转糊涂了!
鸡犬之声无意义而有意韵、有意味,人们的语言看似有意义,但可能既无
意韵,也无意味!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白话译文:
真实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真实;
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
真懂的人不炫博,炫博的人不真懂;
圣人不积蓄,他深切体认:尽力助人,反而更富有;尽力给予别人,反而更充足。
上苍的自然之道,利益万物而无害於万物。
人间的圣人之道,服务大众而不与大众相争!
药方:
话要听真的,不要听漂亮的;人要交善良的,不要找会说话的;懂了就懂
了,不必找那麽多啦啦队!
利他就能利己,这原则是一共利的生长性原则!
退到後头去,让该上场的上来,舞一番新姿,便会有新的气象!
说了就算了,没说也不必再说,反正说了还是白说,一切默然可也!
(道德经)道家典着 61---8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