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1章 民生多艰(一)[1/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篇观刈麦,为刘玄德生平仅见之好诗,诗写完,刘备来来回回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边看边轻声吟哦,直读的心潮澎湃。
     其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这一句,刘备以为,诗是李孟羲杜撰的那个老师写到。
     并因此理所当然的认为,李孟羲的老师本也是一介小吏,只因看不惯官府倾轧百姓,愤而辞官。
     而后隐入深山巨谷之中,隐姓埋名,着书立学,然后又收了李孟羲为徒,传下学问。
     刘备问,是否如此。
     李孟羲讶然,然后神色古怪的否认此事。
     这怎么能承认呢。
     并不存在的老师越神秘越好。
     不然,今承认老师吏禄三百石,后边还有别的诗写到俸禄啥的,岂不别的诗就不能用了。
     诗词歌赋说来的确是重要财富,哪怕啥也不会,就靠剽窃古人,还真能混个不错的身份。
     但是,身份既然是混来的,则就属于滥竽充数,一般没事。
     但是万一,要是,比如在曹操麾下,曹操喝完酒,让你文学椽写诗助兴。
     这倒好,剽窃古人的诗词还行,自己临场作诗,没那个水平。
     然后,推脱不会做。
     这在曹操想来,你做了那么多好诗,怎么可能不会做,推脱不做,是轻视他曹孟德。
     然后,曹操借着酒劲儿,一槊捅死了靠剽窃诗词成为了文学椽的穿越者。
     穿越者一命呜呼,哀哉!
     此一首诗,再加上,之前,《悯农》一首。
     那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刘备从李孟羲这里已得到两首诗了。
     刘备便更认为李孟羲学问非凡。
     总之,装逼成功了。
     再说另一边,张飞领家丁庄丁再加黄巾流民中的青壮两三百人,就在县城外,整兵操练,喊杀声一阵一阵。
     前排士兵都着甲,后排的就没甲了。
     这看起来,也正常,如今世道,兵备废驰,仅部分人披甲,就是正常。
     因此,城中大户打探的人看到城外张飞的兵,就不觉有他。
     反而害怕张飞一不做二不休斩草除根。
     为此,城中豪强大户,一边串联,一边也操练家丁,一边还到处求人想办法,看把粮食夺过来。
     据说,最远的关系都使到幽州太守那里去了。
     县丞明哲保身,紧闭大门,不管谁来,都是闭门不见。
     这下,不少大户把县丞也恨上了。
     游骑骑队四出,半日五十里,一日便能百里。
     南去阳谷县方向的那一支骑兵,一路上,为首骑兵扛着大旗,旗上斗大的一个“刘”字迎风招展。
     骑兵边顺路南去,一路喊到,“涿州县纳降,早降者既往不咎,晚降者鸡犬不留!”
     “涿州县纳降,早降者既往不咎,晚降者鸡犬不留!”
     ……
     人声,伴随着马蹄声,须臾便远。
     待骑兵远了。
     道旁,小树林里,时值五月,树上枝叶茂密,有树上爬着的黄巾流民在此盯梢。
     一日粒米未进,昨日吃野菜吃的肚子坏了,腹中疼痛难忍,盯梢的这名黄巾流民,面色青灰,一脸病相。
     “老狗!”这名黄巾低声朝一旁的大树喊了一声。
     “刚过去的官兵喊的啥?”
   

第101章 民生多艰(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