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徐焕想给桓儿理理发,换换神气,但甜水院中皆是女郎,外头的理头待招多是二郎,她万分忧愁。
韩香劝她:“掌柜娘子自己理一理,也足以,我们小时候,爹娘可从未给我们理头咧,与其让那待招理发,不如娘亲自己理,咱们桓姐儿好福气!”
徐焕答道:“桓姐儿头一年遇着龙抬头,我想给她理个好的,扫一扫将来的霉运!”
正当他们商量的时候,阿齐嫂子路过门前,听闻了庭院中几人的对话,便挎着篮子走进来,笑着说:“徐焕娘子,我家璘哥儿也要理头,原本我打算带他上街寻一寻瓦肆中的巧手待招,既如此,我便请上门来吧。届时你也带你家桓姐儿上门来,等他给麒哥儿理过,也给桓姐儿理一理,都是邻里,也方便!”
徐焕喜上眉梢,连连感激:“如此甚好,多谢阿齐嫂子!”
阿齐嫂子笑着挎篮上街去了。
等那待招上门,却是在阿齐嫂子门前的老槐树下摆了个胡凳,等着给小孩儿理头。
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闲人家很少理头的,便是小儿头发长乱了,也是父母随意拿着剪子修一修了事,很少见识这等专业手艺的理头待招,故而,巷子中聚集了不少邻里,纷纷来观望。
也有其他邻居的小儿,见璘哥儿和桓姐儿剃头,理的形状甚好,也闹着父母,要给那待招理头,没一会儿,也排了一小队伍。
潘令宁津津有味地在一旁看着,一时没着急去书铺照看生意。
那待招见围观的人众多,还夸夸其谈,炫耀起自己给高门显第之家的工资衙内理头发,甚至一些别个儿士大夫,还专门找他修胡子,刮眉,理头发咧!
有婆子磕着瓜子打趣:“当官儿的这么多仆人伺候,还能找你理头修胡子?”
“如何不能?他们入宫上朝,也重面貌形象,胡子修一修,头发理一理,干净整洁,皇帝老儿见了龙颜大悦,说不定赏个官升一品,岂不美哉?我理过大僚的手,也给你们小儿理过发了,将来小儿也必能入仕升官,亨运通达!”
“难不成你这手,是神仙老儿的手,点石成金耶?”
众人哈哈大笑。
潘令宁也跟着忍俊不禁,心想着她将来也得寻崔题问问,可找过那理发待招,理过头了。
不过崔题,自七夕之后,又好长一段时间不曾与她见面了,李青说他终日早出晚归,又问她是否愿意搬来汲云堂燕居,每天早晚还能与崔题见上一面。
潘令宁自是不愿意,如果崔题要往潘家提亲了,半载之期,她也不是等不得,在崔家长辈面前,她还是要顾及一点矜持。
又有人问那待招:“以前在京里,也不曾见你这等巧手待招,莫非是新来的?”
待招一边理头一边连连叹息:“俺家保州的,去岁十月,隆冬之前,便赶来京里谋生,如今回不去了!”
“为啥呀?你家人呢?”
“俺家人……”那待招忽然敛住了笑容,退去欢快的心气,语气陡然
第211章 北疆惨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