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进驻工地那天,浓重的薄雾还没散尽,像一层湿冷的纱笼罩着整片钢筋水泥丛林。组长李建国踩着草叶上的露水刚走到工地大门,就被两个穿着黑色保安服的男人拦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外。“抱歉,负责资料的王工今天请假了,所有台账都锁在他抽屉里,我们没钥匙。”保安面无表情地说着,手却悄悄按在了腰间的橡胶棍上。李建国掏出烫金的工作证在他们眼前晃了晃,语气不容置疑:“现在就给开锁公司打电话,十分钟内打不开那扇门,我立刻联系刑侦队以妨碍公务立案。” 保安的对讲机里瞬间传来慌乱的争执声,夹杂着“怎么办”“张总还没回话”的碎语。三分钟后,一个睡眼惺忪的技术员趿着拖鞋跑来,钥匙插进锁孔时抖得像筛糠,折腾了半天才咔哒一声打开。
资料室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墙角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却吹不出半点凉风。李建国翻着泛黄的采购台账,手指突然停在某页——那行蓝色圆珠笔写的合格证编号歪歪扭扭,与质检中心备案的电子档案比对时,后四位数字明显对不上。“这批次Φ14mm 螺纹钢的合格证编号,怎么和备案的对不上?”他抬眼看向缩在角落的技术员,对方眼神躲闪,支支吾吾道:“可……可能是录入的时候手滑输错了?我回头查查……” 话音未落,林江的微信突然弹出,附带一个实时定位和现场照片——三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往白色皮卡上搬钢筋,墨绿色帆布把车斗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根钢筋的尖角。
李建国带着两名组员赶到工地西北角的材料堆放区时,那辆皮卡刚启动,发动机发出轰鸣。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拍打车窗,“停车接受检查!” 司机非但没停,反而猛踩油门,轮胎卷起的泥水劈头盖脸溅了他一身,浅灰色的衬衫瞬间印上斑驳的泥点。林江从侧面追上来,一把抓住后斗的栏杆,帆布被疾驰的风掀起一角,露出钢筋表面模糊的蓝色商标——和检测报告里那批不合格品的标识一模一样。
“这是工地上的报废料,拉去钢厂回炉的!” 一个叼着烟的工头慢悠悠走过来,被李建国一把推开。他伸手掀开帆布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最底下那根弯曲的钢筋上,用红色油漆写着的工程编号清晰可见,正是去年坍塌的民生桥所用批次。林江立刻掏出手机录像,镜头刚对准编号,工头突然像疯了一样扑过来抢夺,撕扯中手机“啪”地摔在碎石地上,钢化膜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录制的红点却仍在倔强闪烁。
傍晚的协调会上,张某翘着二郎腿坐在主位,指间夹着的雪茄烟圈在他头顶盘旋。“李组长,你们这都查了三天了,大到钢筋强度,小到食堂菜里的苍蝇,连厕所卫生都要管,是打算在工地上安营扎寨?” 李建国把那份抗拉强度检测报告拍在桌上,纸张边缘因用力而卷起
第386章 调查阻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