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5章 行业整顿[2/2页]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凯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GPS轨迹、入库时间,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施工单位的日子也变得格外紧张。某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在晨会上,愤怒地摔了手中的文件夹,里面是监理刚下发的整改通知——昨天刚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经检测抗压强度不足,必须全部返工,推倒重来。“这一来一回,材料费就要超支一大块。”采购员在一旁唉声叹气,新规实施后,合格建材的价格确实上涨了15%,但面对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处罚,谁也不敢再用劣质材料冒险,只能咬牙承担。工地入口的检测区新添了一台大型设备,所有进场的钢筋都要经过抗弯试验,一旦断裂截面出现蜂窝状气孔,就会立刻被贴上红色标签,禁止使用并追溯源头。
     专项监督小组的工作更是充满了火药味。在某新建小区项目检查时,监督员用专业仪器测量后,发现墙体钢筋间距超标了两厘米,施工队长却满不在乎,嬉皮笑脸地递过烟:“兄弟,差不多就行,差这两厘米不影响啥,住着又塌不了。”监督员直接推开他的手,掏出卷尺现场拍照取证,语气严肃:“差一厘米都不行!建筑安全没有差不多,地震时这两厘米可能就是生死线。”随后开出的整改通知书上,鲜红的印章格外醒目,要求三天内全部拆除重绑,否则将立即暂停项目审批,绝不姑息。
     最令人震撼的是对过往项目的“回头看”行动。在一栋十年前建成的居民楼里,检测人员小心翼翼地凿开墙体,露出的钢筋已经锈蚀成红褐色,用手轻轻一掰就弯了,毫无韧性可言。“这就是当年用了不合格材料的后果。”随行的老专家看着眼前的景象,痛心疾首,墙面上蔓延的裂缝像一张张狰狞的蛛网,触目惊心,“必须建立终身追责制,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出了问题,相关责任人一个都跑不了。”随后公布的行业黑名单上,二十多家违规企业被直接吊销资质,五十多名责任人被限制终身从业,这份名单被放大后贴在住建局门口的公告栏上,任凭风吹日晒,始终醒目,时刻警示着所有人。
     这场整顿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狠狠冲刷着建筑行业的污泥浊水。当第一家通过新规全面认证的水泥厂正式挂牌时,厂长激动地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汗水浸透的头发,声音带着哽咽:“这么多年,终于能堂堂正正地做生意了,不用再为了抢生意跟人比着偷工减料。”厂区里,崭新的包装生产线上,每袋水泥都印着清晰的二维码,只要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画面,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包装,全程透明可追溯。阳光洒在厂区,也仿佛照亮了建筑行业更加规范、安全的未来。
    喜欢。
  

第395章 行业整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