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刘局长只看了一眼,就猛地把那些记录撕得粉碎:“王守义!你长了几个脑袋?这种话也敢乱写!”
“局长,我亲眼所见...”
“看见什么?看见人家做生意?”刘局长拍案而起,“现在是什么时候?日本人也是你能惹的?”
王守义还要争辩,却被刘局长一句话堵了回去:“别忘了去年的张有才是怎么没的!”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得王守义透心凉。他想起那位同僚,只因查办一宗日侨走私案,三个月后就被发现浮尸护城河,最终以“失足落水”结案。
走出局长办公室时,王守义的脚步格外沉重。夜色中的北平城华灯初上,山田洋行的霓虹招牌格外刺眼。他忽然明白,这家看似普通的洋布行,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样的“洋行”在当时的北平不在少数。它们以经商为名,行间谍之实:测绘地图、搜集情报、拉拢官员。正如一位历史学者后来所言:“这些商铺是侵略的触角,早在枪炮之前,情报战已经打响。”
——鹰犬往往披着羊皮,利刃常常藏在笑里。看不见的刀光,有时比明枪更致命。
事实上,日本商人在北平的情报活动早有先例。1928年,日本“商人”在济南制造的“五三惨案”,就是借经商之名行间谍之实的典型案例。这些所谓商人,实则多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情报人员,他们以经商为掩护,暗中绘制地图、收集情报、收买汉奸,为日后军事行动做准备。
山田洋行后院小楼里,夜半时分常常灯火通明。
透过厚厚的窗帘缝隙,可见数人影围在地图前低声商议。其中不乏身着中国长衫却操着流利日语者,显是已被收买的华人败类。
“西郊机场的守军换防时间已经摸清。”一个戴眼镜的瘦削男子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每星期三、五的午夜交接,有十五分钟的空档。”
山田满意地点点头,转身问另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铁路局那边打点得如何?”
第505章 北平城内的冰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