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8章 诸葛亮曹操一眼看穿申时行,国本之争拉开大幕![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难之中。
  便在此时,乐进快步走了进来,对着曹操禀报了一个消息。
  “陛下,咱们大魏的舰队在倭海上以少胜多,击败了吴国的水军主力!”
  吴国皇宫。
  孙权看着面前前来报信的使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说什么,朕的舰队被曹操的舰队给击败了?”
  使者同样也是瑟瑟发抖。
  就在数日前,倭海上。
  魏国舰队和吴国舰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吴国舰队在抽调了来自东南亚的诸多舰船支援后,大小战舰已经超过了三百艘,是魏国舰队的三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舰队主帅吕蒙自信满满地发动了进攻。
  一开始的战况其实是非常顺利的,一番激战后魏国舰队确实出现了颓势。
  但就在关键时刻,吕蒙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为了尽快歼灭魏军舰队,吕蒙所在的旗舰过于靠近了战场。
  魏国舰队某艘战舰找到机会,一发火炮直接命中了吕蒙所在旗舰的主桅杆!
  主桅杆被打断后,吕蒙所在的吴军旗舰立刻失去了绝大部分动力,速度慢如乌龟。
  魏军趁势接连发射火炮,短短一刻钟时间,将这艘旗舰当场击沉!
  主帅吕蒙在附近船只的救援下,侥幸活了下来。
  但旗舰上的大部分将士,都永远留在了深冷的海底。
  旗舰被击沉后,吴国水师士气顿时大降。
  魏军趁势反击,将之前的所有劣势全部扳平。
  最终,吴国水师不得不主动撤出战场,回到港口。
  这场战争的结果,以魏国一百艘战舰击败了吴国三百艘战舰而告终。
  孙权听着,心中一边是恼怒,另外一边也松了一口气。
  恼怒当然是在于自家三倍的舰队竟然都被魏军给击退了。
  松了一口气的原因,则是这场战争虽然吴军损失远大于魏军,但总体实力依旧还是占据上风,并没有出现全军覆没这种最坏的结果。
  孙权深吸一口气,冷冷道:
  “吕蒙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竟然连这种情况都不能取胜!”
  “传朕的旨意,立刻罢免吕蒙的所有职位,再让陆逊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倭岛接替吕蒙,务必要将魏国势力彻底驱逐!”
  在场的吴国大臣们赶忙恭敬领命。
  做完这个决定后,孙权表面依旧阴沉,心中却涌起一丝窃喜。
  吕氏家族,原本就是江东的大门阀之一,近年来借助吕蒙的势头更是越发强大了,已经是吴国最顶级的门阀。
  这一次的战败,正好给孙权压制和清洗吕氏家族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可惜了,吕蒙怎么就不死在那场海战之中呢?
  孙权嘀咕了几句,将目光投向了金幕。
  金幕中,朱翊钧正在大发雷霆。
  “朕要立谁当太子,是他们这些臣子能管得着的吗?”
  朱翊钧提起朱笔,本想把这份奏折狠狠地驳斥一番。
  但他的手很快就停顿了下来。
  过了片刻,朱翊钧将朱笔丢了回去,发出一声冷笑。
  “这份奏章留中!”
  所谓留中,就是把奏章保留在皇宫之中,不做任何批示。
  这其实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不过和跟直接驳斥相比,显得会缓和一些。
  内阁群臣又一次地聚集了起来。
  王锡爵沉声道:
  “各位,之前的奏折被陛下留中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再继续上奏折?”
  留中这种事情对大明臣子来说属于并不常见,但也绝对不罕见的事情。
  和皇帝斗争,更是大明文官的习惯。
  早在几十年前的嘉靖朝,嘉靖皇帝刚刚继位就爆发的“大礼议”事件就是先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礼议事件虽然最终嘉靖皇帝达成了目的,但也让文官集团的自信心攀升到了顶峰。
  没有我们文官的同意,就算你堂堂陛下,也得耗费十几年才能达成目的!
  那我们还怕什么?
  和你斗就完了。
  内阁首辅申时行闻言,不由有些迟疑。
  申时行已经察觉到了一丝不对,他缓缓开口道:
  “诸位,陛下既然留中,内阁这边继续上奏章也无益处。”
  “我们应该联络一下都察院,让御史乃至六科给事中们继续上奏章,发动更加广泛的力量。”
  在确认了朱翊钧确实不想立皇长子朱常洛之后,申时行也不怎么敢继续上奏章硬刚朱翊钧了。
  对申时行的话,内阁大学士们也没有反对。
  一方面,是因为申时行的身份特殊。
  申时行出身于苏州一个富商家庭,幼年由舅舅苏州知府徐尚珍所收养。
  嘉靖四十一年,申时行以应天府乡试第三名的身份进京参加会试,随后在殿试中摘得魁首,成为当年的大明状元郎!
  大明两百年,能成为状元的人有几十个,但能做到内阁首辅的凤毛麟角。
  状元,是有光环的。
  另外一方面,立储的事情,如果仅仅是内阁给朱翊钧上奏折,那朱翊钧的压力也不大。

第458章 诸葛亮曹操一眼看穿申时行,国本之争拉开大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