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统一天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敌军据城坚守的情况,魏道不得不准备攻城武器装备。
      首先,有的大的城池有护城河,填壕车和和壕桥必不可少;
      过了护城河,要进入城内,有两种方式:破坏城门和登上城墙,通常情况下是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破坏墙门的装备有投石车和撞门车,当然,投石车还可以砸烂城墙和打击城楼上的士兵;
      最简单的登城装备是登城梯,但登城梯没有防护,攀登的士兵简直就是敌人的活靶子,所以需要有防护的登城车,最好是在有所突破以后再架登城梯,让大部队快速进入城内;
      除了登城梯以外,这些装备都太过笨重,一般的道路根本无法通行,如果现场制造又太慢,所以魏道让研究院将这些装备设计成可拆卸式,到现场再进行组装。
      攻城的装备准备完毕,在两军对战的时候,还有一件大杀器必不可少,那就是弓弩。
      弩不同于弓的地方,就是在弓上加装了一条垂直于弓的竖木方,木方的末端有挂弦的机构和扳机,木方上有光滑的箭槽,可以挂满弦,装好箭,瞄准后侍机而发,其射击精度比手拉弓更容易撑握。
      弩按射击的距离又分为很多种,类型较为复杂,魏道与将领们商量讨论后,决定只保留四种:三弓床弩、二弓床弩、秦弩和单兵弓箭。
      三弓床弩、二弓床弩和秦弩按一定的数量混合配备,射击距离从远到近都可以照顾到。
      二弓床弩就是将二张大弓安装在床架上,以多个士兵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同理,三弓床弩是将三张大弓安装在床架上,不但射程远,而且其威力距大,可以射穿铠甲,甚至将人射翻在地。
      所谓的秦弩,并不是秦国专有的武器,到了后期各诸侯国基本上都普及了,只是秦国标准化程度更高,其装备规模更大。当然,魏道已经要求将所有的装备标准化制作,这样在维修的时候零部件可以通用。
      魏国现在的步兵是按照魏武卒的标准进行装备,魏武卒是重步兵,每一个士兵配备盾牌、长枪或长戟、刀剑和弓箭。
      魏道为了减小步兵的负担,决定取消重步兵的弓箭配备,而成立一支专门的弓弩兵,按一定的比例配备秦弩、二弓床弩、三弓床弩。
      作战时,步兵持盾牌列阵在前,弓弩兵在其后,在敌我两军接战前用弓弩进行远程打击,射击完成后,弓弩兵退后。
      魏道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武器装备、训练着士兵时,刘邦也很忙,刘邦平定了国内的反叛势力以后,清查国内的不稳定因素,然后大势从蜀中和关中往前线运输粮草,征招新兵。
      当然,项羽也没有闲着,项羽杀掉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重新选拔任用了一批新的官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年战乱,满目疮痍,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何况项羽又没有萧何一样的能臣,若是项羽不打败仗,还可以勉强支撑,只要一打败仗,其兵源补充就难以为继。
   

第124章 大战在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