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几根不合格镀锌钢筋引发的质量风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惊雷,更像一柄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建筑行业积弊已久的脓疮,将那些隐藏在光鲜表象下的阴暗与不堪暴露在阳光之下。政府高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蒂已经堆成了小山,散发着刺鼻的味道。投影幕布上,不合格钢筋从生产到流入市场的完整链条图不断滚动,每一个节点都牵扯着令人心惊的利益输送网络,看得在场所有人眉头紧锁。
“不能再等了,必须下狠手整治。”住建局局长将手中的钢笔重重拍在桌上,笔尖的墨水滴在文件上,迅速晕开一小团黑渍,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流通,从施工建设到最终验收,每个环节都必须形成闭环监管,绝不能再给违法者可乘之机。”
三天后,《建筑行业质量监管新规》以加急文件的形式火速下发到全国各地。生产环节的变革最为彻底和迅猛,那些原本藏在城乡结合部、靠着偷工减料生存的小作坊,一夜之间被列入重点排查名单。执法人员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突击检查时,总能在那些阴暗潮湿的厂房里发现令人震惊的秘密——某家钢筋厂的仓库深处,合格钢筋和劣质钢筋被刻意混放在一起,几名工人正拿着喷码机,熟练地篡改着劣质钢筋的批次编号,试图以次充好;另一家水泥厂的实验室里,技术员悠闲地喝着茶,手里拿着早已过期的检测报告应付检查,而他的电脑深处,却藏着真实的抗压强度数据,比国家标准低了近三成,触目惊心。
“这些设备必须全部换掉。”质监专家指着车间里锈迹斑斑的轧钢机,机器运转时发出刺耳的噪音,金属碎屑随着震动飞溅,在阳光下闪烁着危险的光泽,“这种老旧设备根本达不到精度要求,生产出的钢筋抗拉强度根本没有保障,流入市场就是定时炸弹。”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设备升级,配备全自动探伤仪和光谱分析仪,对每批次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同时留存样本,保存期长达五年,一旦出现问题可随时追溯。
销售环节的追溯系统成了斩断利益链条的关键一环。一家大型建材市场的批发商,还想延续以前的老办法,把一批没有溯源码的钢材偷偷混入正规货物中,试图蒙混过关,却在通过市场入口的扫码检测时,被系统自动报警拦截。市场管理人员迅速调出后台数据,清晰地显示这批钢材的生产厂家早已因多次违规被列入黑名单。“现在每根钢筋、每袋水泥都有了‘身份证。”市场监管人员举起手机,展示着上面的电子台账,从冶炼厂的出炉时间、各项检测数据,到运输车辆的
第395章 行业整顿[1/2页]